先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商业汇票(非专业、非官方)。
商业汇票最初是作为一种远期结算支付工具而发行的。后来发展成为一种企业或银行间的融资工具。而它作为融资工具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更为深远。商业汇票按承兑对象分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按介质分分为纸质商业汇票和电子商业汇票。因此细分有4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票据,其生命周期都是类似的:
其中红色是作为支付工具的阶段,绿色是作为融资工具的阶段。
今天总结的是贴现这个阶段,也是我认为票据最为重要的一个业务流程之一。
贴现的意思,就是企业通过手上的票据到银行兑换现金,银行需要收取利息。对于银行来说,这相当于一种贷款,记账科目也为贷款类科目。贷款人为贴出人,而还款人则为票据的承兑人。贷款期限为(到期日-贴现日)。付息方式分为卖方付息、买方付息和协议付息。这里说的卖方实质就是收票人或被背书人,也就是持票人。买方就是出票人或背书人。协议付息是双方约定一种付息方式,也可能为第三方付息。对于卖方付息,实付金额=票面金额(即放款金额)-利息。对于买方付息,实付金额=票面金额,利息从卖方账号一次性扣收。这里的利息=年利率/360*(到期日-贴现日)。
传统纸质商业汇票贴现的流程较为复杂,除了贷前审批,贷中还涉及到票据的验票、入库等。电子商业汇票引入之后,由于没有实物票,流程相对简化,总结如下(这里的前提是银行加入ECDS且客户已开通企业网银并签约电票业务):
贷前 | 双方签订额度合同→额度启用→确认客户额度和票据承兑行额度是否充足 |
贷中 | 客户在企业网银发起贴现申请→银行审批,扣减额度,放款记账 |
贷后 | 持票到期发出托收或将票据转卖出去 |
电票贴现比起传统纸票贴现的流程要减化很多,但是还是免不了客户跑几趟银行做合同签订,提交放款材料,银行客户经理需要审批。从发起贴现到放款通常要好几天。
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做了一个电票贴现在线化的需求。该需求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放款效率,减少客户经理工作。
贷前 | 双方签订额度合同→额度启用→确认客户额度和票据承兑行额度是否充足→客户经理维护好在线贴现客户参数 |
贷中 | 客户在企业网银发起贴现申请→自动审批、放款(秒级) |
贷后 | 持票到期发出托收或将票据转卖出去 |
这里面关键的地方就在于事先维护好了客户在线贴现参数,包括承兑行类型,贴现限额,入账账号,利息,付息方式等等。这里值得一提的是,224号文提出贴现申请的时候不需要提供贸易合同和发票给银行进行审核,这个流程的简化,让我们落地在线贴现的方案简单了不少。
这里还可以看到,客户至少还要跑一次银行进行合同签定。这个一步如果能实现线上化,那就真的是一大突破了。这里还需要与风管部门进一步研究。
另外,由于是自动审批,这里面有没有一些风控上的风险或流程控制上的缺陷,还有待进一步验证。目前已发现的问题,就是在维护在线贴现客户参数的时候,客户经理没有认真审核,把贴入机构选成分行,而实际业务是,贴入机构只能为支行级机构,如何避免这类人为操作风险,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聊了那么多,也只是说了电银贴现。下周打算再说一下电商贴现的事情。这是写周记的第二周,贵在坚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