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产品推荐分享组

读懂货币政策必知的17个专业术语(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利率和浮动利率有什么关系?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是什么意思?M0、M1、M2、M3……是不是还傻傻分不清楚?阅读本文带你轻松入门货币经济学······



货币供给与需求


10
现金

亦称“通货”。政府授权发行的不兑现的银行券和辅币。是一国的法偿货币。现金是央行提供基础货币的主要形式。



11
货币层次

根据货币的流动性的原则,以存款及其信用工具转换为现金所需时间和成本作为标准,对货币划分的层次。央行为了便于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按照不同的统计口径确定不同的货币供应量。


M0=现金;

M1=现金+活期存款(一般不包括官方机构和外国银行在商业银行的存款);

M2=M1+准货币+可转让存单。其中“准货币”指活期存款以外的一切公私存款;

M3=M2+CD+长于隔夜的限期回购协议和欧洲美元;

M4=M3+定期存款+私人部门持有的建房互助协会的股份,M4是英国英格兰银行公布的一个货币口径;

L=M3+非银行公众持有的储蓄券+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



货币供给与需求2


12

狭义货币


流通中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构成狭义货币的现金,是法定通货的存在形式;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存款人随时可签发支票进行转让或者流通,具有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两种职能,是狭义货币中的存款通货。狭义货币一般用字母M1来表示:M1=M0(流通中货币)+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狭义货币的供应量。它是央行制定及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观测依据。



13
广义货币

狭义货币(M1)加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总和。由于各种定期存款一般可以提前支取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把它算作货币,可以更全面地反映货币流通状况,便于分析和控制市场金融活动。以此类推,储蓄存款、可转让定期存单、易转手的短期债券等作为具有通货性质的准货币,也可按其流动性状况囊括进来,通常用M2、M3等作代号进行分类统计,依次递增的准货币在流动性上依次递减。



货币供给与需求3


14
基础货币

亦称“货币基数”、“货币基础”、“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经过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而能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的货币。西方国家的基础货币包括商业银行存入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与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央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的数量就能数倍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因此,基础货币构成市场货币供应量的基础。因其是一种活动力强大的货币,具有高能量,故亦称之为“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



15
货币乘数

央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扩张关系的数量表现。即央行扩大或缩小一定数量的基础货币之后,能使货币供应总量扩大或缩小的比值。亦称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基本计算公式是:Ms=Bm




货币供给与需求4


16
超额准备金

商业银行或存款机构在货币当局规定必须缴纳的法定准备金之外,保留的一部分准备金。商业银行保留超额准备金主要是解决意外的大额提现、结清存款或避免错过更好的投资机会。超额准备金的变动将影响到货币乘数大小,在基础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它制约着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能力。



17
货币流通速度

同一单位的货币在一定时期内充当流通的次数。它是决定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要货币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流通中货币数量的不足。现实中对货币流通速度测定,主要根据不同层次货币与相应商品的流通,确定各层次货币的流通速度,如以商品零售额与现金余额的比值,测定这时期现金的流通速度;以国民生产总值与M1或M2的比值,测定M1或M2的流通速度。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