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一章 投资环境
投资:投入当前资金或其他资源以期望在未来获得收益的行为。比如,投资股票,人们期望未来收益补偿这项投资的货币价值和风险
1.1 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
人们在即期消费和投资之间进行选择。如果选择投资,他们通货购买各种各样的证券,企业用筹集道德资金购买实务资产,如:厂房、设备、技术和存货。因此,投资者投资证券的收益最终来源于企业用这些证券所筹集的资金购买实物资产所产生的利润。因此,购买金融资产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实物资产的表现。
1.2 金融资产
1.3 投资过程
投资资产可以分为:股票、债券、不动产、商品
投资者在构建投资组合时,要做出两类决策:
资产配置(Asset allocation)
证券选择(security selection)
1.资产配置决策:包括对安全资产(如银行存款和货币市场证券)和风险资产投资比例的决策。
2.期望收益:不是投资者认为他们必须要获得的收益,甚至也不是他们最可能获得的收益,期望收益指所有可能结果的平均。
3.银行领域采用泰德利差来衡量信用风险:LIBOR利率(银行间互相拆借的利率)与美国短期国库券利率(美国政府借款利率)之差
注:LIBOR是伦敦银行间拆借市场以美元计价的利率;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美国银行间互相拆借的利率
4.证券化:房利美和房地美从证券发起者手中购买抵押贷款,并将他们捆绑在一起形成资产池,使其可以像其他金融资产一样交易。
实体经济需要良好的润滑作用的金融业支持,小公司依赖银行的短期借款,银行依赖投资者够买他的短期债券,如大额存单和短期票据
较好的课后题整理:
(二)为什么证券化只能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上?
证券化通常需要大量的投资机构如: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来集中或重新组合哪些原本不流通或流动性较差的资产。为了吸引投资者,证券化要求市场须具备:
1.安全完善的商业法规体系,较低的说服,较少的管制
2.高度发达的投资银行业
3.高度发达的经济行和金融交易依稀
4.高度发达的信息系统,尤其在财务披露方面
(三)经济中,证券化和金融中介什么关系?证券化过程对金融中介有什么影响?
1.从广义来讲:证券化是将原本不流通或流通性较差的资产,如金融机构的一些长期固定利率放款或企业的应收账款等,通过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集中和重新组合,转换成可流通或流通性较强的资本证券的过程
从狭义来讲:证券化是将债务凭证汇总,以此来作为担保,发行新的债券,以分散风险的过程
证券化允许借款人直接进入资本市场,通过持有和发行证券从事投融资业务。证券化能够在一些业务上与金融中介产生竞争,甚至在某些业务取代金融中介核心地位。
2.证券化会导致脱媒,既他给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一种无需经过金融中介而进行投融资的方式,使金融机构的地位周到威胁。如,抵押支持证券将资金导向房地产市场,而无需银行或储蓄机构利用他们的自由资金提供贷款,随着证券化加深,金融中介必须加强他的而业务能力,改善经营和服务,降低成本,这样才能防止被证券化所取代。
(四)与“自下而上”的投资方式相比,“自上而下”的投资方式有什么优缺点?
1.自上而下的投资方式:关注的是资产配置或资产组合的构成,他的目的是建立一个风险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相一致的投资组合最自然的方式。但是缺点在于:可能不能识别被低估的债券二错失高回报的投资机会(先考虑组合——在考虑具体不同风险和回报的债券)
2.自下而上的投资方式:试图寻找被低估的证券并从中获得收益。缺点是,投资者往往会忽略投资组合的整体构成,这将导致投资组合未能充分分散化。或者构造了一个风险水平与自身承受能力不一致的组合。此外,这种往往需要更积极的管理,从而产生更多的交易成本,也可能由于分析不正确,导致资金大量流失。(先分析被低估债券——再构建投资组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