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产品推荐分享组

【票据管理】之五:银行承兑汇票管理的五大问题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导语

本专题为“票据管理”专题,主要包括票据管理现状研究、案例分析、票据发展主要问题以及票据管理内控流程设计。

本文对前述的案例做了归纳总结,整理出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五大风险点。



通过农行、中信和工行的三个案例剖析,可以发现在银行承兑汇票的开立、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买入返售,银行承兑汇票出入库以及电子票据被代理机构银行同业存款账户的流程中存在很多风险,而这些风险也是历年来银行承兑汇票的高危区,下文将针对每个流程逐一分析。


一、银行承兑汇票开立的问题

银行承兑汇票的开立业务是银行承兑汇票流转的开端,是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并且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1]银行承兑汇票与贷款不同,其在开立时不具有融资性质,必须有真实的交易背景,否则不允许开立银行承兑汇票而需另行申请银行贷款。同时银行承兑汇票要求企业要有可靠的资金来源,在开立时根据企业的授信评级确定保证金比例,敞口部分需选择不同的担保方式。而且,银行承兑汇票在开立时所入的保证金需专款专用,不得挪用,以求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


但是正如中信银行兰州分行9.69亿票据案一样,虚假信息开票,虚假担保以及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挪用一直是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中一个巨大的风险点:2006年中国银行河南沈丘支行,犯案人员吴国防勾结内部人员,利用虚假承兑协议、提供虚假资金保证、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的手段,涉案金额达到1.46亿元人民币,此案中还将高达71%比例的保证金挪用,使得银行的信用风险毫无保障;2006年中国银行黑龙江双鸭山市四马路支行,行长勾结外部企业以虚假信息开票;2007年,贾良旻团伙凭借高息揽储获得的真实印鉴以虚假信息开票,造成上海四家银行3.25亿元的损失;2012年,烟台银行行长刘维宁勾结外部企业虚假信息开票;2014年,广东东莞的作案团伙利用“空壳”公司捏造的虚假合同开立银行承兑汇票,并进行票据的伪造,诈骗金额高达1.3亿元;2014年,江苏常州涉案人员指使公司财务人员伪造虚增的财务报表和销售协议,骗取银行承兑汇票73张,共计1600万元;2015年,江苏常州涉案人员,先后三次以虚假的质押担保方式在被骗银行办理了1.2亿元人民币的银行承兑汇票;直至2016年还发生了中信银行的案例(具体可见表1)。银行承兑汇票开立过程中发生的票据按屡禁不止,虚假信息、虚假质押、保证金挪用的情况至今仍然存在,同样的作案手段至今仍未得到遏制。


二、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的问题

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是银行承兑汇票进入银行间流转的开端,《票据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向银行申请办理票据贴现的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2.与出票人、前手之间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2]银行承兑汇票在进行贴现时同样要审核真实的交易背景,同时贴现作为一种融资手段也要对企业的信用进行评级才可进行办理。用于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必须携带原始票据,进行银行承兑汇票的查验,不得以复印件、传真件和票据清单的方式代替。


2016年的中信银行案件中,违规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竟然在没有真实交易背景下,轻而易举的完成了贴现。早在2007年恒丰银行就发生了1.5亿元案件,本案的主要涉案人员是郝波,利用其银行工作人员的身份以代办理贴现业务为由获取银行承兑汇票并利用自己实际控制的公司进行背书以获取持票人资格。另一方案人员包静初,即山东省恒丰银行在山西省的工作人员,将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贴现。由于恒丰银行在山西省设立的办事结构是违规设立的,并没有银行网点,所以包静初需要将银行承兑汇票送到山东的恒丰银行进行贴现,而双方为了省却麻烦,仅凭包静初传回的银行承兑汇票传真件就办理了贴现,该有的风险控制活动一项没有,导致二人成功获取贴现款。


三、银行承兑汇票买入返售的问题

银行承兑汇票的买入返售业务是银行同业间转贴现的一种形式,其实质是将票据作为一种质押或者担保,用于获取资金进行融资的行为。从第二章的分析可以看出,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业务增长迅速且增速越来越快。银行承兑汇票的买入返售业务加上买断卖断的方式,成为银行调节信贷规模和资产的一种手段。2016年发生的7起票据大案中,就有5起是有关银行承兑汇票的买入返售业务,其原因多为钱款或者票据多被中介挪用,或者银行利用合同期限而自己进行的一票多卖使得资金链断裂。


2016125日,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39亿元案件,银行承兑汇票在买入返售业务中被掉包为旧报纸,真票据被再次贴现且货款被中介挪用;201648日,天津银行上海分行在买入返售还款阶段没有收到足额的还款便将票据擅自交给小中介,造成7.86亿元损失;201677日,宁波银行深圳分行票差点儿造成32 亿元损失;201688日,广发银行在买入返售业务汇总,涉及过多的过桥行,使得自己的资金在流转过程中被中介挪用,造成9亿元损失。2016122日,苏州银行款项被挪用造成4.5亿元的票据风险(具体可见表2)。买入返售业务的市场比例不断扩大,但是仅仅一年内就爆出5件大案,而其爆发原因究其根本是由于股市崩盘导致票据中介资金链断裂,如果没有出现股灾,这里的隐患还不知何时才能为公众所了解。


四、银行承兑汇票出入库的问题

银行金库中保管着银行最有价值的物品,所以金库管理向来是银行内部控制的重点,银行的金库管理也均有相应的制度进行管理。银行承兑汇票在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的过程中,均需要在银行金库内保管,在票据到期前,银行承担者银行承兑汇票的保管风险。


2012年,烟台银行胜利路支行行长刘维宁,从20114月到20121月,分多次将银行金库中的银行承兑汇票盗走,将获得的现金用于放高利贷以及其他投资,在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前再把收回来的钱用于填补窟窿,盗取银行承兑汇票加伪造交易背景虚开银行承兑汇票的总涉案金额高达4.36亿元;2016年,农业银行北京分行的本应存在金库的银行承兑汇票尽然变成了一包旧报纸,堂而皇之的放在银行金库中,造成了价值39亿元的损失。,却可以轻易的完成票据盗走和掉包的把戏。


五、电子商业汇票同业存款账户开户业务的问题

电子票据取代纸质票据成为市场的主流已经是必然,其流转需要依存于电子票据交易系统,而该系统的接入要求高且维护费用昂贵,所以便出现了接入机构和被代理机构,被代理机构无需直接接入系统,只需在接入机构开立银行同业存款账户即可。银行同业存款账户的开立,需要核对被代理机构的真实意愿并实行首次开户面签制度,取保开户为被代理机构的行为。


然而在各大纸质票据案件频发的时候,承载了众人希望的电子票据也出现了问题,工商银行廊坊分行在为河南焦作中旅银行开立同业存款账户时出现了纠纷,只因在该同业存款账户的开立过程中没有核对其开户的真实意愿,造成了价值13亿的电子票据损失。


注释 :

[1]

[2]《票据管理办法》第十条原文。


本文作者:王睿

指导教授:陈汉文


陈汉文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王睿系厦门大学会计学学士、会计学硕士,师从陈汉文教授,现就职于中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本期制作

责任编辑:郝蔚钊

审核:陶方方

统筹 :郝蔚钊

审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实践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