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互联网金融正大踏步进军传统银行业务,银行承兑汇票由于以银行信用为支持,具有强承兑性及高流通性的优势,吸引了众多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目光。继阿里、新浪、京东、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推出以银行承兑汇票为投资标的的票据理财产品后,国内互联网金融新锐—国民贷近日上线了 “银票竞拍”,成为国内首家银行承兑汇票竞价交易平台。
据国民贷CEO王雷介绍,“银票竞拍”为票据交易双方提供一个公开公平的竞价交易平台,票据卖家通过发布银行承兑汇票竞拍的方式,把票据基本信息和合理的贴现利率的范围发布,有意向想要贴现买入承兑汇票的客户参与到竞拍当中,给出相应的贴现利率,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出价最低贴现率的客户将成为最终的贴现交易买方,至此买卖双方通过国民贷互联网金融平台达成了最满意的贴现交易。
在实际业务中,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是申请人由于资金需要,将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转让出去,贴现机构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付给持票人的一种融资行为。作为一种融资渠道和投资形式,票据贴现率一方面决定着贴现企业的财务成本,另一方面决定着贴现买方的收益,是承兑汇票买卖双方交易时谈判的焦点。而大多情况下由于银行承兑汇票持有人迫切的资金周转需求,会选择高利率贴现。
近年来,票据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加,呈现多元化趋势,从商业银行、票据中介扩展到券商、基金、信托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截止到2014年年末,全国金融机构票据承兑余额9.9万亿元,票据贴现余额2.9万亿元。其中,16家上市银行票据承兑余额合计6.34万亿元,票据贴现余额合计1.28万亿元,分别占全国金融机构票据承兑余额的64.00%和贴现余额的44.29%。16家上市银行各项业务占比说明上市银行在全国金融机构中具有相当代表性,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票据业务模式的创新对我国银行业票据业务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目前,我国经济正逐步进入新常态,未来经济增速将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的优化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与之适应的货币政策将注重松紧适度,而票据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其未来发展与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新常态特征密切相关,面临着多重机遇和挑战。随着国家提出“互联网+”战略,我国互联网行业又将迎来一个快速的扩张期,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务的改造更为市场所期待。
业内普遍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银行票据市场发展面临多重机遇:经济结构优化有利于扩大银行票据规模的增长空间,稳定的货币政策可以增强银行票据市场资金交易活力。在此基础上,互联网新业态将促进银行票据业务模式创新,充分发挥票据融资先天的资本节约优势。
“银票竞拍”不仅为票据贴现卖票方提供了一个快速贴现的平台,更是提供了多项选择的机会,免去因急于贴现而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付出大额的贴现利息,实现票据快速低利率贴现,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而对贴现买票方来说,也是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在全国各地的承兑汇票交易市场上不乏那些给出优惠、低利率的贴现买家,只是由于票据需求信息处于割裂或是封闭状态,无法进行查询,缺少信息公开和共享;沟通成本较高;受到地理位置和区域的限制等等原因未能实现完美对接,错过了合作的机会。
“互联网拍卖作为一种被证明的高度有效的市场工具,能够使得市场参与人真实表达自身对标的物品的评价,同时在参与者众多且沟通不便时,可以很好的防止串谋。在这个意义下,将这种尝试拓宽到互联网金融中的票据交易中来,可以更好地识别、匹配风险,减少寻租动机,降低融资成本。但在具体操作层面,例如信息发布公开程度、拍卖程序的设计方面,我国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探索。”对于互联网金融介入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姚东旻博士提出这种看法。
了解更多承兑汇票知识和精彩内容
点击“阅读全文” 即可查看历史记录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