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的下午,我跟父亲一起去讨债。那笔债父亲讨了一年,一分钱没有讨到。父亲当初听信了一句话而没有签合同:大家都这么熟了,签不签合同的没什么关系。
几年前,一个老板对我说:签不签合同无所谓,我相信你,一句话的事情。虽然根据规定必须签合同,但是他对此也不积极。后来,他终于意识到签合同的重要性了,开始主动问:合同什么时候能好?
空口无凭,白纸黑字。
现在,你能相信谁?
谁是可信的?
就事论事,有一纸契约在手,对靠谱者是一种保护,对于不靠谱的人是一种制约。
我签有几千份合同,从最初的一页扩充到几十页,有着比较痛的领悟。下面就谈谈我对合同的理解,既是自我的总结,日后有用处,有文字在此,也好分享。
合同的主要内容
1、合同签订者的关系;
2、合同执行的条件;
3、计价和结算方式;
4、合同签订者的权利和义务;
5、违约情况处理;
6、合同生效和废除条件;
7、相关合同附件。
我签订的合同大部分是站在甲方的立场上签订的购销合同,单个合同金额从几百元到几千万元不等,因为合同中有不少“霸王条款”,合同风险基本上都是由乙方承担的。当然,是否有风险和能否顺利的执行,是两个概念。在我看来,起码那些合同的结构是足够完整的,内容是足够完善的。
1、封面
合同本是严肃的事情,封面也是脸面。
一两页的合同,最好还是不要封面。一两页的篇幅就说明合同是足够简单了,内容也基本上是一目了然,翻开合同就能找到相应的条款。如果硬要加上封面,反而显得累赘,有一种将简单事情复杂化的潜台词。
三页以上的合同,说明内容已经丰富了,加一个封面,显得郑重,封面包含合同名称,甲乙双方名称(有的合同包含多方关系,在这里统一以甲乙双方概括),合同编号即可。想要一些艺术性,加上LOGO足够。
在这里,只说说合同编号。
试想一下,如果审计人员说,将最近三年的某种类型的合同拿给我看,你怎么快速找到那些合同?
合同编号就是为了能够快速找到合同,编号的规则也以自己方便找到为好。我曾用过按照年份按顺序排列的编号,如2018001,编号简单,那么合同台账就要详细了,这样才方便查询。
2、合同正文
2.1、合同执行条件
2.1.1、虽然签订合同的大前提都是守法及自愿,但是基本还是会这样说:、法规、规章,本着“互信、合作、发展”的原则,以下双方经友好协商,订立本合同。
2.1.2、有的霸王条款会要求乙方先交合同保证金。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先交定金才是正常的,在霸王条款里,不仅没有定金,你还要先拿一部分钱押在那里。
之所以签订霸王条款,是因为甲方不缺选择的余地,有一大帮想要合作的人。这样做,对乙方看起来不公平,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对于甲方来说,只有有实力的乙方,才能接受这样苛责的条款,无形中会淘汰一些“没有自信”的公司。
保证金往往是以履约保函的形式提供的。
2.2、合同标的物的名称、数量、价格、总价、技术参数
这一部分是比较重要的,双方在合同签订之前的商谈,这也是核心部分。
一般来说,能够列表最好,这样清晰明了。
如果这些内容太多,可以在附件中另外附页。
含税不含税也很重要,我签订的第一份合同就没有明确规定是含税价,结果对方要求将税金打给他他再开票。虽然你可以说,不开票我可以告你偷税漏税,但前提是,你真的去告。
2.3、结算方式
这是乙方最关注的内容之一了,合同到哪一步,能够拿到多少钱?
遇到大点的公司,要注意他们用承兑汇票的方式付款。
如果你是一个很牛的乙方,可以在这里要求延迟付款要承担违约金。我曾遇到过这样的乙方,最终他以失败告终,希望你足够牛。
2.4、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基本情况是,甲方的权利多义务不痛不痒,乙方的权利少义务多。
2.5、违约责任与罚则
基本是对乙方的约束,比如迟交货要接受怎样的处罚规则;技术达不到要接受怎样的处罚。
2.6、安全条款
看似是套话,其实不能忽略这些条款的作用。出了安全事故,往往是双方都难以承担的,尤其是涉及到施工方面的合同。
大家都应该听说过那种从高空坠下的施工安全事故。在签订合同过程中,甲方往往要求乙方施工人员具备高空作业资格,并做好所有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果没有做到,出了问题则由乙方自行承担。
安全问题真的是很容易忽略,而一旦出现会对一个公司造成灾难性后果的事情。
2.7、保密条款
有些公司另外就已经跟员工签订了保密协议,真正出了保密问题,往往难以追责。但是这条又不能不提,万一有用呢?
2.8、争议解决方式
合同一旦出现争议,解决的方式往往是协商、仲裁、诉诸法律。
甲方往往要求将仲裁地点选在甲方所在地。
中国人不爱打官司,实际过程中,解决争议的方式,往往少不了公关。如果真要打官司,打官司的地方在自己的地盘,则后期要“方便”很多。
2.9、合同生效方式或者废除条件
一般是签字盖章代表合同生效。
有一些公司会要求合同都是原件,对于相隔较远的公司来说,签合同就有些麻烦。在PS技术比较成熟的今天,这样做还是有道理的。
有一些公司,直接将合同审批的流程落实在合同本身,即合同上有多少人签字才生效。
还有一些公司,严格印章管理流程,印章使用没有审批,不认定合同有效。
合同页数较多,骑缝章,甚至骑缝签字都是必须的。
这些做法,都是预防出现合同风险。
从媒体报道来看,“假合同”事件还是屡见不鲜的。
3、合同附件
有些文本格式,或者技术参数,单独列出来会更清晰。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在正文中列出,只在在正文中说“见附件”即可,同时附件名称要跟正文中的名称对应,方便区分。
4、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
4.1、合同条款不管列的怎样详细,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会发现很多不详尽的地方或者需要再商议的地方。
如果自己行的正坐的端,那么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尽量做到所有的过程可追踪,并且有可追踪的实际载体很重要,传真、邮件、短信……尽量是可视化的东西。
可能很多人忽略了一点,你在打电话咨询电信服务商的时候,服务商往往会加一句:你的讲话内容可能会被录音。
偷拍偷录的东西,就算是作为证据,也往往会有一些曲折,远不及传真、邮件、短信。
4.2、合同出现纠纷,有时候会发现条款本身就有矛盾的地方,这个时候灵活运用条款很重要。而最终的结果往往是,谁“厉害”谁有理。
往期经验分享:关于招投标的那些痛的、酸的、痒的领悟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