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产品推荐分享组

昨晚浦发惊爆775亿大案!手段隐蔽,金融圈炸了!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1月19日晚,浦发成都分行的新闻震惊了整个金融圈。


银监会官网头条发布消息:为掩盖不良贷款,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使出各种“财技”,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该行不良贷款。

银监会公告用词非常严厉——“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

让人瞠目结舌的是,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之前宣称“长期不良贷款为零”。。。




1月19日,银监会公布依法查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件。四川银监局公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案做出处罚,共罚没4.62亿元,相关责任人也被处理。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9条违法违规内容逐个看

 

,被处罚单位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被处罚金额为4.6175亿元。


具体处罚公告中对应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有以下9条“”


1、内部控制严重失效,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2、未提供或未及时提供检查资料,,对现场检查的顺利开展形成阻碍。

3、授信管理严重违规,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4、违规办理信贷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5、违规办理同业投资、理财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6、违规办理商业承兑汇票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7、违规办理信用证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8、违规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9、违规利用保理公司进行资金空转,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这9条中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主要是发放贷款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些同业投资、理财等业务。


“零不良”的秘密


据了解,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实则利用超1000个壳企业承债式收购,以腾挪不良贷款,违规操作资金规模近千亿。


所谓承债式收购,是不良贷款腾挪的一种手段。


比如甲企业由于欠息在银行的贷款即将成为关注类,这时银行找来乙企业(如空壳企业)以一笔资金收购甲企业的这部分债务。与此同时,银行给乙企业新发放一笔贷款,乙企业再用这笔贷款的资金偿还此前甲企业欠银行的利息。通过上述一番腾挪,原本要逾期的贷款就又变成了正常贷款。


通过这番不良资产腾挪,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出现了长期“零不良”的繁荣假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2002年成立。


在案件暴露前,浦发银行成都分行长期“零不良”,并且在当地股份行经营中排名前列。因为业务表现突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也长期是行内的标杆。在该行2009年的一份新闻稿中曾介绍,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在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员工无不良记录,无案件事故发生,保持了良好的资产质量并创造了前六年无欠息、无逾期、无垫款、无后三类不良贷款的佳绩。,一直名列前茅。


平静的水面下实则隐藏暗礁,而当经济下行,风险则原形毕现。银监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立即要求浦发银行总行派出工作组对成都分行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核查。


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


这是一起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主导的有组织的造假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银监会指出,用词之严厉十分罕见。


此外,该案也反映出浦发银行总行对分行长期不良贷款为零等异常情况失察、考核激励机制不当、轮岗制度执行不力、。


此案暴露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内控严重失效。该分行多年来采用违规手段发放贷款,银行内控体系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


二是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该分行采取弄虚作假、炮制业绩的不当手段,粉饰报表、虚增利润,过度追求分行业绩考核在总行的排名


三是合规意识淡薄。为达到绕开总行授权限制、,该分行化整为零,批量造假,以表面形式的合规掩盖重大违规。


网友评论“炸”开了锅!



浦发内部近200人被问责


银监会方面透露,,在摸清风险底数的基础上,对违规贷款“拉直还原”做实债权债务关系,举全行之力采取多项措施处置化解风险,并按照规纪、政纪和内部规章,给予成都分行原行长开除、2位原副行长分别降级和记大过处分,对195名分行中层及以下责任人员内部问责,并在全行启动大轮岗。


截至2017年9月末,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已基本完成违规业务的整改,目前该分行班子队伍稳定,总体经营平稳正常。


在四川银监局公布的行政罚单中,四川银监局依法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罚款4.62亿元;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



开年第一大案,信号凸显,暗示强烈


让套利者无利可图,让违法违规者得到应有惩处。才能让银行树立‘合规创造效益’的理念。”一 。


据了解,下一步,银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的、,,勇于负责,敢于亮剑,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业内人士认为,新年第一枪就是一个大案要案,信号凸显,暗示强烈。


在此背后,,


这是一个资产规模超240万亿的行业,所有从业者都要小心了——要讲规矩、有纪律、知敬畏、守底线!


21财闻汇综合自:银监会、中国基金报(ID:chinafundnews 记者:天逸)、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记者:王晓)、券商中国(ID:quanshangcn;孙璐璐)、信托圈(ID:xintuoquan)、新浪微博等


突然刷屏!任正非自罚100万,网友都炸了(这才是“狼性”)

我卖掉北京500万的房产,在老家生活的这两年……


— 商务合作 —

首席联络官:大博

电话:4001119990



长按识别二维码

与100000企业家同行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