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题目下方蓝色字,关注本色当行
-1-
银行是先有存款再有贷款,还是先有贷款再有存款?一般人可能以为是前者,但有过银行工作经验的人才知道答案其实是后者。贷款投不出去谁愿意把存款往你这放?储蓄存款除了几个大行其它都是拿费用去换,没有一点花招。
银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打破刚兑,银行设立资产管理公司,这些事都是一起的。支撑整个银行业的基石——储蓄,早就被掏空了,变成了房贷。居民储蓄,一部分去了ZF部门,变成ZF支出(基建、国防、医疗、市政等等),这些年各个城市旧貌换新颜可不是凭空变魔术,一部分进了地产商变成企业存款,一部分在居民内部再分配,往有钱人手里集中了(然而有钱人储蓄意愿低,偏好投资)。所有的这些转移,最终又被这些年层出不穷的各种泡沫消耗掉了。所以现在牺牲价格(利率),以量补价,也是为了给银行多一口饭吃。未来的银行,不再是过去中国老百姓的钱袋子,而是如今欧美式的卸磨杀驴机,是谓银行投行化。当然,理论上还有一条路是正本清源,回到储蓄本质,但那样就要大幅提高利率水平,限制金融自由化,,美国基准利率达到过20%,中国存款利率也达到过14.98%(还不算面向民众的国库券)。这时还炒什么股买什么理财啊?直接存银行就得了。显然,这样做的代价太大,阻力重重,不到最后关头无人敢推行。然而,这只是把问题留给明天。
-2-
创业板50的真实整体增速是与2017年基本一致的:16.6%,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速回升。和卖方的数据紧密丝扣的联系起来了:“剔除2018年Q1归母净利润额增长最多的20家公司,得到创业板2018年1季度净利同比为1.7%,而2017年为-10.4%”。——卖方对此的解释是,创业板业绩改善主要源于大市值龙头公司业绩向好,但是实际情况是,龙头确实好于非龙头,但是业绩改善的幅度并没有那么的明显。
而第三个数据则给了所有人一记重击:“创业板1季度业绩对全年的贡献度较小,且波动较大季度业绩难以代表全年”,所以今年小市值公司的业绩到底能跑成什么样子,我还是建议大家自己猜比较好。
现在,你应该对于“归因错误”,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认知了吧?即使是资本市场的精英,只要数据不是你自己亲手一笔一划做的,都会极大的干扰你的判断,导致你做出可能错误的判断。本质原因在于:
你渴望找到一个你能接受的理由来解释一切,摆脱彷徨,特别是这个理由看起来好像非常站的住跟脚的情况下。——这种欲望是许多人走向失败的根本理由。
本色当行
如今是这样的时代,
看得太多而没有时间欣赏,
写得太多而没有时间思想。
长按上方
关注我,一起披荆斩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