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产品推荐分享组

小说连载:股市教父(42)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若喜欢请转发你的朋友圈

 

 

第三十二章    厉兵秣马  枕戈待旦



六部委联合调查组还没撤,对马跃进手下干将们的调查还在进行中,对亿邦集团的调查也在进行中。联合调查组对“3.27”事件的外围侦察已经完成,现在逼近核心问题了,也就是“3.27”事件发生期间多空双方的违法或违规行为。

时间倒回到公元1992年秋季。

北京的秋季,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1992年的秋季,对马跃进和金山来说,也是投身证券江湖以来最好的时光。因为事情正象马跃进和金山所预料、期盼的那样,上海证券交易所开通国债期货交易品种的申请,,并附带着财政部、证监会会签同意的意见,。,同意了几个部门的建议,开设国债期货品种,交上海证券交易所试点。

真正是英雄所见略同啊!两大阵营领军人物都同时厉兵秣马、枕戈待旦,紧张而有序地为即将开通的新业务准备着。

于是,秋季刚过,时序进入初冬,期盼已久的事情就成为现实。国债期货在1992年12月28日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了。

然而,这时的国债期货只面向象亿邦证券、经发证券这样的一级自营商开放,社会资本尚无法进入。这就导致国债期货上市之初,并没有出现交易所期待的火爆,交投甚为清淡,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基本是有价无市,每天成交仅有几十手。马跃进和金山都很有耐心地等待着,正象一个小池塘里静静蛰伏着的两只饥饿而凶残的大鳄,随时等候着猎物的到来,也随时想把对方吞进肚里。



林珂芙与金山的关系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内就发生了实质性的飞跃。

年初在聚会上偶遇林珂芙后,金山就问过冯晓云,从冯晓云那儿打听到了林珂芙的身世底细。金山对自己的个人魅力深信不疑,无论是自己的身材相貌,还是性格修养,或是事业成就,在上海滩上有几人能比?他们的马跃进可是哪一头也比不过自己。如果把这个女人弄到手,既能安慰自己一直这么些年不能忘怀童妍的这颗心,又能方便地打探到经发证券的一举一动,这真是个一箭双雕的事情。看来老天要助我成事儿,单单这个时节,把这么个美人儿送到我面前。

最近两个星期,金山几乎都快与林珂芙形影不离了,至少天天见面共进晚餐是跑不掉的。因为证券公司在下午四点钟就下班了,无所事事。正好有时间陪陪美人,而美人也非常乐于与金山腻在一起。

有几次金山问,经发证券有没有人知道他俩的事情。林珂芙回答,有啊,这种事情,一个小时就能传遍整个上海证券界,经发证券哪里能不知道。不过,谁能管得了姑奶奶,姑奶奶想跟谁好就跟谁好,谁要是眼气就让他眼气好了,反正自己又没占用上班时间,也没有耽误公司的任何工作,连马跃进都不管,别的人更没有资格插言。

让她这么一说,金山更加放心地与林珂芙泡在一起了,只瞒着一个人,就是自己远在美国的太太。

与林珂芙待在一起的时间越长,金山越觉得林珂芙就是童妍转世。那个头,那体态,那婀娜的身姿,那顾盼流莹的一双眸子,那细腻油滑珠圆玉润的肌肤,无一处不象童妍。只是个性方面,小芙更泼辣,身上有一股四川辣妹的劲头,这股泼辣劲头是童妍身上缺乏的。但金山想,如果童妍活到今天,到这大上海来历练几年,说不定也会这么泼辣的吧。再就是话语不象童妍那样温柔婉转,童妍那吴侬软语谁也比不了。小芙的声音也很动听,只是硬朗许多,但说起家乡话来,还是别有一番风味。金山在云南那么些年,在他听来,小芙的四川话也与云南话挺相近的,尤其是句尾的长拖腔,倒是给人另外一番享受。金山想,真是上天对我金山的补偿,失去一个童妍,终究送来一个小芙,是上天对咱的一种恩赐啊。

正与金山设想的那样,随着感情日深,开始小芙不愿涉及到的经发证券内部的一些经营和管理秘密,慢慢慢慢小芙也不再避讳了。再过些时,林珂芙经常还会主动说起:什么今天马跃进又去北京啦,找什么人去啦;什么昨天副总李卫国弄来多少国库券代保管单啦;什么这个月交易量在交易所的排名又往下掉了几位啦;什么内部员工谁跟谁不和啦;什么马跃进的司机在公司颐指气使搞得大家对马跃进怨气冲天啦……总之,事无巨细,想到哪儿说到哪儿。金山不无得意地暗自思衬,这林珂芙已经成了自己的俘虏,完完全全成为亿邦安插在经发证券里的间谍,而且是免费的间谍了,只是她不自知而已。呵呵呵呵。天假其便,要我成事儿啊。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交往几个月下来,金山也慢慢对林珂芙敞开了心扉,甚至连与童妍的故事都对林珂芙和盘托出,也不怕林珂芙吃醋。林珂芙倒是真正善解人意,又会体贴又会安慰,弄得金山好像欠了小芙多大人情似的,更没有了防范之心。床第之间、鱼水之欢过后,也将远到自己的伟大理想抱负、亿邦的宏伟蓝图,近到自己的设想、计划、操作方案,无一保留地说给心爱的人听。小芙常常还会乖巧地细细帮助金山查找计划中的疏漏之处。金山更觉得这个女人太可爱了,不仅满足了自己感情需要,而且还对自己的事业大有帮助。两人感情好得已经如胶似漆,没人能分开了。

在这样的交往中,慢慢地两大阵营的国债期货业务开展起来了,只是亿邦集团的收益已经远远超过了经发。仅亿邦证券一家已经连续半年无论是交易量包括股票、现券、回购拆借、国债期货排名总是第一,经发证券则每况愈下,由半年前的排名前三,慢慢淡出前十了。金山想,小芙一人能抵百万大军啊!到年底,一定要给她一份优厚的特殊奖励。金山想好了,要在上海给心爱的人买一套豪宅,自己也好效金屋藏娇故事。只是金山为了能到时给林珂芙一个意外惊喜,没向外人吐露半个字儿。



经过多半年的运行,1993年10月份,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债期货业务开始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了。后面与马跃进有着特殊渊源的北京商品交易所也在期货交易所中率先推出国债期货交易,随后,一些地方的期交所都推出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国债期货品种。

各路热钱纷纷往这个新的衍生产品上堆积,期货价格的一路走高,也推动了现货价格的走高。一年后,国库券的发行市场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由冷淡、漠视、弃之如敝屣,到1994年下半年,人们对新发的国库券趋之若鹜,头一天听到第二天有新的国库券开始发行,马上就会有人连夜在银行、证券公司、财政系统的国债服务部门前排队。由于前两年受两位数通货膨胀的影响,国库券很难发行出去,尽管那时的国库券利率不低,最高时曾经达到过年利率14%,但总是略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水平,在发行市场上一直不太倡旺。国债期货推出后,才第一次真正改变了这种现状。,表扬了亿邦证券,主导国债发行的财政部也乐观其成。

受益最直接最大的,还不是那些买了国库券的普通老百姓,而是在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大资金、大机构,这之中,获利最多的还是亿邦证券集团公司。尽管事后许多人认为经发证券通过经济发展部与财政部的特殊关系,是最大受益者,但事实上,经发证券在当时每年的盈利也不过区区几千万元而已,从来就没有象亿邦证券那样以亿计甚至十亿计。许多人觉得这是咄咄怪事,至今都想不明白。其实,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咄咄怪事太多太多,以致直到如今,几乎再没有人把这样的事情当作是怪事来看待了,大家早就见怪不怪了。

要不是随后发生了那场震动了整个中国证券市场的大变故,金山就差不多快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了,也就是把亿邦打造成为中国的美菱、高盛、JP摩根了。是故“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这一年的国债期货,几个回合下来,多头和空头都有所斩获。

市场多方阵营和空方阵营可谓营垒分明。多方阵营自然是以经发证券为首,马跃进任总指挥,纠集了北京飞黄集团以及北京一些后起来的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江苏和浙江一些实力雄厚的私人大户,名义上都是经发证券的客户,实质上都是利益同盟军。另外,严冬在北京的公司已经初具雏形,名义上那只是严冬自己的公司,但经发证券和经济发展部都有人坚定地认为,那是严冬和马跃进共有的,尽管这些人没人能拿出过硬的证据。

亿邦证券一直与经发证券做对手盘。

金山认为,尽管一年下来,亿邦与经发都只打了个平手,谁也没有吃掉谁,但金山坚定地认为,亿邦证券有实力最终击败经发证券。这有多个有利因素:一是亿邦雄踞上海,是上海的本土公司,深得上海市政府亲睐,同时亿邦还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常务理事单位,有什么事情,上交所会全力支持,毕竟交易所就象自己家一样。自古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二是自己的学识、经验是经发证券包括马跃进在内的任何人都不具备的。经发证券学历高一些的也只有洪波,但据林珂芙说他从来就不与马跃进一条心,早就被马跃进排挤到边缘了。三是金山有着的强大有力、敢作敢为的同盟军,这之中有东北的高氏家族,温州的江白龙,还有上海本地的一些大型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一些成长中的本土力量。有这些力量的支持和协助,金山认为在股票、期货市场上已经稳操胜券。

再还有一条,是不足以与外人道的,就是金山在经发证券公司先后布下的眼线,包括吴义,也包括林珂芙。收服林珂芙,金山一直视为自己人生的得意之作。既慰藉了自己对童妍的怀念,又得到了自己事业的一个重大帮手,男人做到这个份儿上,真叫人生得意,夫复何求?金山脑子里经常冒出这么一个古怪的词儿。他一直没有功夫查查这里的“夫”是个实词还是虚词。

一切部署早已停当,一切程序都是那么驾轻就熟。人,有了;钱,有了;国库券,也有了。现只等寻找机会,与经发证券公司决一死战,把这只恶狼从上海滩上驱逐出去。这叫“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东风已经刮起来了,亿邦证券公司构思的“火烧赤壁”,很快就要上演了。



马跃进这段时间没有丝毫懈怠,他一直在为钱的事情奔波。

通过林家福女儿的关系,马跃进这回弄来的国库券代保管单都快塞满了整整一间地下室。这些天,陆陆续续有下属的证券营业部来把这些国库券代保管单拉走,马跃进分配给了下属13家证券营业部的任务,要求务必在春节之前把这些国库券代保管单全部变现。经发证券的目标是筹集到100多亿,仅此一项,按照目前2.5%的国债期货保证金比例标准,可以开立价值2500亿的购买合约。若是按照以前1%的比例标准,可以开立价值10000亿元的购买合约,可惜已经不再执行了。无论怎样,这都是个天文数字呵。

而且马跃进布下的资金储备还远远不止这一点儿。仅江浙的那十多个金融证券大佬就能拿出100来亿配合做市,还有北京的那几家,飞黄集团这回也押上宝了,准备拿出10多亿;至于那几家“中”字头的信托公司和证券公司,每家都能拿出三、五亿元。其实他们应该有能力拿出更多,但体制原因,使他们不愿意冒太大风险,因为赚了钱,于自己并没有太多好处,万一要是赔了钱,那可就没法交待了,弄得不好,自己的地位就不保了。

所以,这个局面就象那江湖打把势卖艺的,有摇旗呐喊的,有站脚助威的,有耍弄花刀花枪的,也有真刀真枪实打实战的。这里面,只有马跃进和黄氏集团还有那帮江浙大户是打算真刀真枪血拼一场了。

双方都在秣马厉兵、磨刀霍霍。看得见的战线上,看不见的硝烟正日趋浓烈,接下来的,必定是一场殊死恶战。

作者简介

 

白丁,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从中国最著名财经院校研究生毕业,旋即进入国家机关。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吸引,毅然从国家机关辞职下海,为新中国最早一批证券从业人员,供职的券商一度忝列中国是著名券商之一。

投身资本江湖后,经历无数惊涛恶浪,闯过无数暗礁险滩。先后从事过证券管理、负责过证券投资,有着多年丰富的操盘经验;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产权交易;私募股权(PE)投资,等等。

小说连载:股市教父(41)图行英伦、爱尔兰读过的书小说连载:股市教父(40) 

 

若喜欢请转发你的朋友圈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