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第四套人民币的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2角纸币和1角硬币将于2018年5月1日起停止在市场上流通。第四套人民币的1角、5角纸币仍然继续流通,可正常使用。
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第四套人民币,这套人民币伴随了“70后”尤其“80后”的少年青年时期,是他们最为难忘的青春回忆。
当时100元能做什么?
替换高清大图
黑白电视机,几代人的记忆
当时的100元放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绝对相当于现在的5张以上百元大钞。
当时小学的学费一个学期是20多元也有几十元的,大学的一年几百元。你就知道100元的价值了!
100元这种纸币或单位计算值,常见于发月度工资,大宗物品交易,买国库券等。
举个例子,当时的黑白电视机,需要400-800元不等,这就可能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或几年的积蓄。到了90年代,工资上涨普遍都有几百元一月了,由此彩电(90年代彩电价格普遍在1500--3000左右,我家的是1994年买了一款合资品牌彩电,2000元左右)、冰箱、全自动洗衣机相应的成了90年代的“新三件”,让黑白电视迅速退出市场。
总而言之,100元在第四套中面额最大,站得住敲得响!平常怀揣百元大钞绝对是有钱人,但现在你身上带几十张红百元钞票(到了1999年,第五套人民币发行,也就是红彤彤的百元大钞那版。),大家都习以为常,见多不多了!
50元常见于交易中
第四套全家福
第四套中的50元,是三个人物像,代表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小时候不懂事,反正看到花绿花绿的纸币,那不是100元就是50元了!
50元算在里面的二号人物,交水电费,逛街购物,商贩买卖,下馆子买单,带几张50元的已经够拉风了,有钱人啊!
50元作为一个中等的面值,经常交易的话,它的购买力反映了物价的水平和收入的大致关系。
10元对于小孩子来说是笔大钱
压岁钱从钱罐子到亲子账户
10元常见于大人拿给小孩的压岁钱(父母爷爷外公外婆一般会给多点50或100元)!你就知道10元的份量在当时其实并不低!
如果现在给别人家的小孩10元,考虑到多数省份的风俗,应该也难以出手了。
此外5元可以买一个磁带、1元可以吃很好的早餐,5毛也能吃饱,2毛还能有个水冰棒吃……这是现在难以想象的。
时代在进步,日常交易的量和币值也在变化,数量的增长至少说明了物质的极大丰富,收入的正向上升。
不是还有人提议造500元一张的纸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