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和伟大复兴史论:政府与市场关系视角》系列84(1985年11月)
1985年歌曲《听不到的说话》,吕方演唱
1985年11月,中国女排在日本举行的第四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以7战全胜的成绩,第四次荣膺冠军。这是11月20日,中国女排队员领奖后向观众挥手致意。图片来源网络。
1985年11月,全国首家外汇调剂中心——深圳经济特区外汇调剂中心正式成立。这是深圳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创新。她的发展和壮大为我国人民币与外汇资金的合理转换提供了成功的实践经验,使外汇调剂市场得以在大中城市顺利铺开,充分发挥了深圳特区改革的试验基地作用。此外,本月还推出了一些重要法规和改革举措,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我国第一家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开业等。
。(1985年11月22日)
。(1985年11月22日)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5年11月22日)
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这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家证券公司。(1985年11月1日)
:陕西省西安市开办了全国第一家交流、调剂技术工人的技术性劳务市场。(1985年11月13日)
宝山钢铁总厂一期工程投产。这是我国“六五”期间最重要的一个建设项目。(1985年11月26日)
我国第一家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开业。(1985年11月28日)
深圳经济特区外汇调剂中心正式成立。(1985年11月)
《金融研究》刊发薛暮桥《发展和改进金融事业》的文章。文章认为,发展和改革金融事业需注意:一要健全金融管理制度;二要正确划分地方政府同银行之间的关系;三要灵活运用利率杠杆,并要求各专业银行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存入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四要提高银行各级干部的业务经营能力和政策水平,这是使银行能够正确行使自主权的必不可少条件。(1985年11月27日)
《财贸经济》刊发张卓元《开展第三产业经济理论问题的研究——在全国第三产业经济理论讨论会上的开幕词》的文章。文章认为,认真讨论第三产业同发展商品经济的关系,不但有利于对第三产业本质的了解,而且有利于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个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很大。讨论服务业的体制改革问题,是讨论第三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议题。(1985年11月27日)
:每个城市都要把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作为一个重要任务。第三产业不仅包括为生活服务的行业,也包括为生产服务的行业。一个国家的经济效益和效率,与第三产业发展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真正把第三产业搞好,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的经济效益就会有很大的增长,人民的生活质量也会提高。(1985年4月)
:我国农村以合作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全国乡办集体企业中,实行经理承包制的约占30%,职工集体承包约占40%,个人承包的约占20%。600多万个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1985年11月12日)
我国海外银行资产总值达到183亿美元。(1985年11月12日)
【全国首家外汇调剂中心成立】外汇是一种特殊商品,其本身也受商品供求规律的影响,而商品供求规律是通过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因而外汇只有在外汇市场上通过价格杠杆的调节,才能达到其自身的供需平衡。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外汇分配方面实行了外汇留成制度,地方、部门、企业有了自行使用外汇的权力,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单位外汇有余、急需使用人民币,而另一些单位外汇短缺的结构性不平衡现象,即在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调剂外汇余缺的客观要求。经国家批准,1980年10月以后,允许通过中国银行及其分行进行外汇调剂,这标志着我国外汇调剂市场雏形已经产生,随后在各主要城市陆续开办了外汇调剂业务。1985 年 11月,全国首家外汇调剂中心——深圳经济特区外汇调剂中心正式成立。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外汇调剂中心,主要是为了解决深圳企业人民币和外汇配套脱节的问题,以加强外汇资金的横向流动,提高使用外汇的经济效益。这是深圳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创新。她的发展和壮大为我国人民币与外汇资金的合理转换提供了成功的实践经验,使外汇调剂市场得以在大中城市顺利铺开,充分发挥了深圳特区改革的试验基地作用。自此以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都先后设立了外汇调剂中心或外汇交易所。
【中国改革的主体是上下灵活结合的】,也没有完全依靠民众的自发行动来推进,而是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相机决定;或是主要由“上面”或“自上而下”来推进改革;或是主要由“下面”或“自下而上”来推进改革;或是同时由上下来协调推进改革。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主要由农民自发推动,再由政府规范引导;城市的国有企业承包制改革和价格、财税、金融、外贸体制改革等主要由政府推动;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则由上下齐动来推进。
[1],1946-01-01/2017-12-31.
[2]王振川.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年鉴(1985)[M]. 北京:法制出版社,2015:862-938.
[3].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7-378.
[4]吴晓灵.中国金融改革大事记[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105-106.
[5]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1949.10-1999.10)[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82.
[6]薛暮桥.发展和改进金融事业[J].金融研究,1985(11):3-6.
[7]张卓元. 开展第三产业经济理论问题的研究——在全国第三产业经济理论讨论会上的开幕词[J].财贸经济,1985(11):5-7.
[8]任涛.深圳经济特区外汇调剂中心的发展回顾[J].特区经济,1996(12):53-54.
[9]周宇. 外汇调剂市场亟待解决的六个问题[J].广东金融,1991(2):25-26.
[10]高光宇. 逐步开放深圳特区外汇市场[J].金融研究,1986(6):50-53.
[11]李佐军.中国改革新思维——改出一个“人本市场经济”[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44.
李佐军:,研究员,博导,先后师从张培刚教授、吴敬琏教授
田惠敏: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先后师从张培刚教授、厉以宁教授
温馨提示:现微信最新版本“订阅号”已实现公众号置顶功能,广大读者可点开“读书与笔记”公众号,点“置顶公众号”键,即可将“读书与笔记”置顶,方便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