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该对抗市场,或尝试击败他。没有必要比市场精明。趋势来时,应之,随之。无趋势时,观之,静之。等待趋势最终明朗后,再动手也不迟。这样会失去少量的机会,但却赢得了资金的安全。你的目标必须与市场保持一致,顺应市场的趋势。如果你与市场保持一致,利润自会滚滚而来。如果你看错了趋势,就得使用古老而可靠的保护伞止蚀单。这就是趋势和利润的关系。
操盘成功的两项最基本规则就是:停损和持长。
一方面,截断亏损,控制被动。另一方面,盈利趋势未走完,就不轻易出场,要让利润充分增长。多头市场上,大多数股票可以不怕暂时被套。因为下一波上升会很快让人解套,甚至获利。这时候,买对了还要懂得安坐不动,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交易之道的关键,就是持续掌握优势。
快速认赔,是空头市场交易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当头寸遭受损失时,切忌加码再搏。在空头市场中,不输甚至少输就是赢。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在一个明显的空头市场,如果因为害怕遭受小损失而拒绝出局,迟早会遭受大损失,所以在股市操作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行的。
在股市中控制风险要遵循“一停二看三通过”的原则
一停:停止盲目的、无计划的买卖操作,有获利的筹码要及时兑现利润,深度套牢的股票也不要急忙割肉。
二看:就是了解股市中的各种情况,仔细研判行情的未来发展趋势,研判个股的运行规律,认真地选好股票,等待趋势的彻底转强。
三通过:当市场整体趋势重新转暖,个股成功有效地突破阻力位后,当投资者对市场的研判符合股市客观运行态势时,可以根据当时情况,适当加重仓位。
市场包容和消化一切,它永远都是正确的,顺应市场是最明智的!
在投资市场上,如果不想成为一只被"羊群"左右的"羊",那么必须对自己的投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有明确的认识。在投资前认真规划,在投资后不盲从,不轻易放弃目标。我们买基金不能是因为别人都在买而买,而要看是否适合自己;在市场波动的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同在市场中肆虐的极易传染的情绪隔绝开来,不被市场的变化所左右;行情陷入低谷,也不能看见别人赎回了就跟着恐慌,忘记了自己当初的投资目标,如果是为了几十年后的养老金,那么现在不正是积攒"便宜货"的好时机吗? 机会往往就是在大多数人绝望的时候悄然来临,因此,保持"以我为主"的投资观念虽然孤独,但并不可怕。格雷厄姆认为,16倍市盈率是划分投资和投机的一个重要标准。虽然此标准不是唯一的,却是必要的。据万德数据显示,截至10月17日,沪深300市盈率不到15倍,相信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对待市场波动的正确态度将是考验我们成功投资的试金石。 "思而不学则殆",在保持独立思考的同时,如果能够积极吸取前辈们已总结,并久经市场考验的经验,会让我们的投资收益更上一层楼。
中国股市到底经历什么?
1990年~1996年:散户江湖时代
一说起上世纪90年代初的股市,很多人可能会想起1994年那部电影《股疯》——上海街头,汹涌的人流提着板凳去排队等待第二天证券营业部开门,开门的一刹那,因为拥挤,很多张脸被挤贴到玻璃上而变形……
在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股市的投资主体主要为中小股民。有调查显示,25岁到55岁的适业人群构成了个人投资者的主体;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
“杨百万”是这批投资者中成功的典型代表,他凭借着对政策的敏感、善于利用不对称的市场信息,能吃苦耐劳,从而在当年国库券倒卖风潮中发家。1990年,“杨百万”在别人还对国库券大感兴趣的情况下转战股市。1990年12月19日,他购买的500股电真空股票,成为交易所的第一笔交易。
1996年~2002年:机构坐庄投机时代
在“327国债期货事件”后,国债期货市场被关闭,大量资金流向股市,直接导致了1996年大牛市的出现。
可以说,1996年到2002年是中国证券市场上最为沸腾的岁月,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股市相比并不逊色,内幕交易、庄股文化盛行。这段时期内,“垃圾股”得到了极大的追捧,ST股票甚嚣尘上。这段时期也是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以及诸多形形色色的资本系最为活跃的年代。
2002年~2007年:内外资机构群雄争霸时代
这一阶段,可谓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群雄争霸的年代,QFII、险资、社保基金、阳光私募、“涨停板敢死队”纷纷崛起。
我国在2001年12月11日起正式加入WTO后,证券业开始进入对外开放全新阶段。2002年7月,中国证券市场引入了QFII(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作为先进投资理念的导入者,QFII在A股多次扮演跑在市场曲线前面的角色。让市场称奇的是QFII屡屡精准的抄底技术。
2003年1月,新修订的《保险法》开始实施,国内保险资金运用开始进入快车道,保险公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占保险公司总资产比重由10%上升到15%。2004年10月24日,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联合批准保险资金可以直接进入股市。
2007年至今: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双格局时代
2008年的股市大跌,早已远去,但究竟缘何大跌,其实业内并没有共识。很多人认为是受海外金融危机传导的结果,亦有人把二级市场上大小非的解禁抛售行为作为“罪魁祸首”等等。
近乎整年的市场大跌,各方面的因素必然有之。但我更倾向于从市场的参与者角度来分析——以大小非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双向博弈是主要原因。
2007年10月到2008年4月这6个月中,以大小非股东减持为代表的产业资本,不计成本抛售解禁股,话语权骤然增加,成为参与中国证券市场价值重估的新生力量。而金融资本则被迫通过杀跌来压低整体估值,使得产业资本在抛售过程中收益大幅降低。最终,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双向博弈加速了市场的寻底过程。
经过2008年的大跌,以大小非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力量并非是减弱了,其实是增强了,而那场大跌的最终胜利者其实是产业资本。
选股技巧
1、看趋势
短线选股的必要条件之一。个股的中长期均线(如20日,30日,60日,120日)必须向上或趋于走平,股价位于中长期均线之上或者围绕中长期均线波动,短期均线拐头向上。
所谓看长做短,处于上升通道的个股,即使看错也还会有保本出局的机会。
若已经持有长期均线向下,股价位于长期均线下方较远处的个股,应在股价反弹至长期均线(60日,120日,250日)附近减仓以防下跌。待股价有效站稳长期均线后再图介入。如图002102长期均线向下在2009年9月2日开始反弹,9月18日股价触及60日及120日重压力位反弹结束转入跌势。实例:
2、看成交量
股价上涨时放量,下跌时缩量是正常的量价关系,可以列为短线操作的备选品种;反之上涨时缩量,下跌时放量的股票量价关系不利,应坚决排除在备选之外。
从K线图来看,当一轮调整接近尾声时,个股及大盘的成交量往往创出阶段新低。此时应高度关注个股及大盘的短线趋势。一旦大盘出现企稳信号,可积极介入股价上涨,成交量有效放大的个股。
如10月顺风操盘记录中600805,自9月18号开始调整,9月30号出现阶段最低量后开始企稳,10月13号盘中量比有效放大,成交量突破5日及10日均线,当日做买进操作,其后开始一轮升势。实例:
3、周线选股
操作要点:1、周线均线形态成密集缠绕形且成多头排列,均线间的乖离极小。
2、周线K线第一次放量
3、MACD指标刚开始金叉,红柱出现
核心:30周生命线下降不行,走平或略微上翘最佳
4、看指标
指标可以用来判断一轮调整结束后的起涨点。至于使用什么指标来分析则因个人喜好而有所不同,但分析结果不会有太大差异。有些朋友喜欢用自己编写的指标,能够弥补通用指标的一些缺憾,但一定要经过长期严格的测试后方可投入实用,否则得不偿失。
给大家一些小知识:必知MACD要点
1、MACD指标最主要的特点是稳健性高,可以在周期较长的时间内给出相对稳定的买卖信号。因此中长线操作者可参照MACD指标进行具体操作。
2、MACD指标的最大劣势是指指标信号过于缓慢。日线级别中的MACD指标并不适用于短线操作。为了弥补这一劣势,短线投资者可以参照15分钟级别或者60分钟级别的MACD指标来进行判断。
3、在中长期的上涨或者下跌行情中,投资者使用MACD指标会比较有效。但是在股价大幅震荡或者多空焦灼的行情中,MACD指标对投资者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MACD形态操作策略
1、MACD调头向下,又称指数平滑异同平均线调头向下,其特征是:向上移动的DIFF线开始调头向下移动,并且向下穿过DEA线时产生了“死亡交叉”。MACD调头向下可以发生在正值区域,即在0轴上方运行。出现MACD调整向下,通常表示震荡回调开始,为了回避风险,投资者还是退出观望为好,特别是月MACD调头向下,如图所示:
个股布局上,我的一贯作风就是提前埋伏潜力股,而且我每天圈子都会准时公布三支一周内能涨幅35%以上的票,例如:5月4号提示大家买入的南京化纤,7号高位出局大赚9%,还有5月2号,提示大家买入的建新股份,也有收获30%的收益!对于30%以下的票,我不屑一顾!相信跟上节奏的朋友现在都已盆满钵溢 ,等待下波机会了,周五金股已经发布,公众平台(云阳论股)中自行查看!绝对免费!公众平台:云阳论股
2、MACD与价格底背离,又称指数平滑异同平均线与价格底背离,其特征是:价格逐波下跌,但MACD指标线不是同步下降,而是逐波走高。MACD与价格底背离的图形如图8所示。从技术上来讲,MACD与价格底背离预示着价格一轮跌势己完成,短期内很可能见底,特别是价格己有大幅下跌后,如果时MACD再出现黄金交叉,则见底回升的可能性更大。投资者这时要做好准备进场,也可以利用少量资金先进场。
个股布局上,我的一贯作风就是提前埋伏潜力股,而且我每天圈子都会准时公布三支一周内能涨幅35%以上的票,例如:5月4号提示大家买入的南京化纤,7号高位出局大赚9%,还有5月2号,提示大家买入的建新股份,也有收获30%的收益!对于30%以下的票,我不屑一顾!相信跟上节奏的朋友现在都已盆满钵溢 ,等待下波机会了,周五金股已经发布,公众平台(云阳论股)中自行查看!绝对免费!公众平台:云阳论股
MACD指标之金叉与死叉
金叉
金叉也称黄金交叉,是由短期均线向上穿越长期均线形成的一种买入形态;出现这种形态一般预示股票短期买入信号出现。但要注意的是,不是任何金叉都是买入信号,在使用金叉的时候必须要与量能和股价所处的位置相结合起来。当股价处于近期低位或大幅回调见底后,量能在出现金叉的同时也在逐步放大,此时介入操作才能有效的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
案例解析:乐金健康(300247)
上图是乐金健康的走势图。该股股价经历大幅度回调后处于同期低位,同时MACD指标短期均线(DIF)在零轴线以下上穿长期均线(DEA)形成金叉,发出买入信号,在此后几天该股量能持续放大,显示有资金进入,此时是非常好的介入时机。随后该股进入上涨通道,股价大涨。
死叉
死叉也称死亡交叉,是由短期均线向下穿越长期均线形成的卖出形态。与金叉一样,在使用死叉时也必须要与当前股价所处位置以及量能结合起来。当股价处于近期高位或短期内经历大幅上涨,量能在逐步放大的同时突然再次放大,若此时出现死叉,则是比较好的卖出机会。
案例解析:金洲管道(002443)
上图金洲管道一段行情的走势图。该股前期经历了大幅度上涨,股价达到近期的高位,有一定的回调需求。随后该股在高位出现了一根大阴线,量能在当天也出现了异常放大的现象,同时MACD指标零轴线以上死叉出现,这给出了比较明显的卖出信号。此后该股股价迅速回调,几乎到达前期低位,如果错过出货的机会,极有可能被深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