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产品推荐分享组

专业投机原理(03) 一致性成功的事业经营哲学(上)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第一篇 建立基本知识

一致性成功的事业经营哲学(上)


如果你阅读历史上伟大交易者的传记,你就会发现他们中许多都曾经至少破产过一次,有些甚至破产过两三次。另外,我们还知道,大约仅有5%的商品交易者能够赚钱。于是,你可能会觉得奇怪,“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人们在市场中发生亏损,虽然有很多原因,但有一个最严重、也最容易触犯的错误,那便是把过多的风险资本投入单一的头寸——孤注一掷。这个错误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们在交易之前,并没有为自己设定一种经营事业的哲学(business philosophy)。


作为交易者,我的目标始终是:在经济独立的情况下保有自由,换句话说,我的目标是:经年累月地稳定赚钱。我一向都把自己的交易生涯视为一种事业经营,而一位谨慎的企业家首先便希望能够维持他的日常开销,然后再追求盈余的稳定成长。我从来不执著于大捞一票的机会,首要之务是保障资本,其次再追求一致性的回报,然后以一部分获利进行较有风险的交易。结果,大捞一票的机会还是会出现,但我并不需要承担过度的风险——这一切并不是巧合。


让我们从经营事业的角度考虑,我的哲学基于三个原则,按重要性排列如下:保障资本、一致性的获利能力以及追求卓越的回报。这三者是我的基本原则,因为它们是所有市场决策的最高指导原则。在我的投机策略中,每一个原则都有不同的分量,而且彼此之间有衔接的关系。换言之,资本保障将造就一致性的获利能力,后者又使我可以追求卓越的回报



保障资本

 

在我的事业经营哲学中,保障资本是最核心的原则。换言之,在任何潜在的市场活动中,风险是我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在我问“可以实现的潜在利润如何”之前,我会先考虑“我所可能遭受的潜在亏损如何”。就风险/回报的角度思考,最大的可接受比率为1:3(该比率将在本章与第11章分别说明)。如果市场的风险/回报情况很差,我就会持有现金,不论普遍看法如何。所以,我并不关心我的业绩是否可以“超越大盘指数或平均水平”。我追求的是绝对的回报,而不是相对的回报。


对我来说,钞票并不是绿色的(美钞的颜色),它是黑色或白色的。黑色与白色对应着“真理与谬误”、“正确与错误”、“好与坏”。在伦理学的观点上,社会的教导是“并无所谓的黑与白,仅有灰色”:灰色——妥协与矛盾——代表缺乏绝对。然而,账册上的所有数据都是绝对数据:2+2必然是4,而2-6永远是-4!虽然如此,但在非常微妙的情况下,现代的投资者却被训练来接受基金管理圈子推销的灰色观念。如果大盘指数下跌20%,基金净值仅下跌10%,投资者应该觉得高兴——毕竟来说,他的业绩仍超过平均水平10%!


“我有没有赚钱?”这是投资者唯一的问题。为了确保这个问题有一个肯定的答案,你唯有在掌握明确的胜算——换言之,保持最低的风险时,才可以投机或投资。例如,如果所有指标都显示,股票市场(或黄豆、原油……)的长期趋势已经接近顶部,至少中期的发展是如此,则你的投资组合为什么要100%地站在多方呢?为了赚取较国库券获利率多几个百分点的回报,难道便值得冒损失50%的风险吗?


请见下图的价值线(value line)。如果投资者在1984年12月的低点买进,并持有至1987年8月25日(我的指标在8月25日出现卖出信号),不计算股息的获利为67.9%。如果这位投资者持有至10月2日(卖出信号再度出现),获利仍有65.9%。然而,如果他继续持有至10月19日,他将在14天之内损失两年零10个月累积的所有利润——换言之,不计股息的回报率将回归至0。很明显,当时市场完全不具备合理的风险/回报关系。你或许会说“后见之明永远是正确的”,但在8~10月,我几乎是两手空空,我的资金大多转至国库券,并在价格崩跌时卖空。当你继续阅读本书时,你将发现这为何不是运气。


价值线的月线图

注:如果投资者在1984年12月的低点买进,并持有至1987年8月份的高点,不计算股息的获利为67.9%。如果这位投资者持有至10月2日,获利仍有65.9%。然而,仅仅在两周后的10月19日收盘,所有利润将被一扫而空。


另一种我认为风险过高而不适合参与的活动:在多头市场的末期,大量投资兼并股票与垃圾债券。某些人或许会告诉你,“不论股票市场的情况如何,市场中永远都有理想的交易”。嗯,或许没错。然而,我已经有相当经验了解空头市场的真正景象。股票价格日复一日地下跌,似乎永无止境。许多先前被视为实力雄厚的企业,被迫清算流动资产以清偿债务,而实力较差或信用高度扩张的企业则以倒闭收场。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LBO)便是如此,这股20世纪80年代盛行的投机泡沫终必破裂,1989年10月的联合航空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根据我的哲学,在市场顶部附近介入LBO的唯一合理方法是,在风险/回报比率优于1:10的情况下,即早进场而少量做多买进看涨期权。然后,在股票价格到达兼并目标之前,获利了结——走人!


另一方面,介入兼并股票最理想的时机是在空头市场的底部或在多头市场的初期,这是股票具有真实价值的时候。犹如罗伯特·雷亚所说,空头市场的最后阶段“是来自于健全股票的失望性卖压,不论价值如何,许多人急于对所持的一部分股票求现”。如果市场玩家可以避免在多头市场的顶部附近投资(恐慌性的崩跌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并在空头市场中卖空,则此时便可以掌握这股失望性的卖压。在多头市场的顶部,你或许会错失最后10%,甚至20%的获利(不过仍可以获取国库券的获利率),但当股票具有可观的上档潜能,且下档风险却非常有限时,你绝对有资金投资。根据我的看法,这种累积财富的方式便是:保障资本,掌握一致性的获利能力,并耐心地等待正确的机会以攫取非凡的利润。



维克托·斯波朗迪(Victor Sperandeo)专业操盘手,华尔街的风云人物,曾被《巴伦》周刊誉为“华尔街的终结者”。1978—1989年,他连续12年投资盈利,没有任何一年亏损。维克托只有中学学历,是白手起家的典型。他年少时精于玩牌,并从中认识到“胜算”和“自律”的重要性。

《专业投机原理》这本书内涵丰富,每读一遍都另有领会,读之如练功,层层增进。此书除了通常的市场知识外,还包含大量的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方面的知识,大大开阔了读者学习的视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维克托对经济学、经济循环的本质有着深刻的认识,这使他能够把握宏观经济脉络,从容地进行投机活动。


推荐阅读:


>>>>

专业投机原理(01) 从赌徒到市场宗师(上)


>>>>

专业投机原理(01) 从赌徒到市场宗师(下)


>>>>

专业投机原理(02) 鳄鱼原则


>>>>

巴菲特的成功建议:无论婚姻还是商业,斤斤计较都是大毛病


>>>>

索罗斯成功的首要秘诀——反射理论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