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产品推荐分享组

嘉安律师:买卖合同的这些常见陷阱,你知道吗?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买卖合同不仅是商事活动最重要的内容,而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签订一份高水平的合同不仅需要专业的法律知识,还需要有本行业的专业知识,需要了解本行业产品的特性,才能就具体的条款进行谈判。篇幅所限,本文不就行业特性展开讨论,仅从常见合同最主要的八个条款阐述买卖合同极易出现的陷阱及应对策略。



1
当事人的名称/姓名和住所


陷阱:

主要是合同主体资格问题,包括:

1、合同当事人是否是合法的权利主体,这里面不仅涉及是否办理工商注册登记,还涉及是否具备协议执行资格(即是否具备执行协议主要目的经营范围、是否具备对应行业资质);2、代理人是否有代理权限;

3、合同另一方属于自然人的,还需关注自然人是否为本人等。

如果主体不适格,将导致合同无效或者效力待定。

策略:

1、签订合同前,各合作方应当向对方提供相应资质资格证照复印件以及授权委托书,在正式签约前合作各方可以通过红盾网等网络查询资质资格证照等信息,确认真伪;
2、正式签约时,签约各方应当将资质资格证照复印件作为协议附件归档保管。


2
标的


陷阱:


1、利用当事人对产品的不熟悉,将成套产品拆零,以达到多计价或少发货目的;

2、产品的牌号、商标不清楚,规格、型号混淆或缺失;

3、产品以次充好,以低端产品代替高端产品等。

策略:

1、签订合同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产品特性,以什么方式出售,产品的规格、型号、品牌和生产厂家。

2、签订合同时对产品主要特征一并在合同上写清楚,并须将供货方报价材料(包括产品说明)等作为合同附件;


3
数量


陷阱1:


卖方笼统规定数量,如一车、一批、一箱、一套等。

策略:

合同中数量的约定要明确,用行业、国家或者国际标准的计量方式,对企业标准表述的一车、一箱等情形,需再约定一车、一箱内所装的具体数量,或者进行体积、重量等附加描述,以补充完善数量标准;对成套的产品需约定清楚全套产品包含的组成部分,列出备件清单。

陷阱2:

卖方不写合理损耗,或合理损耗写得太多,导致买方损失。

策略:

了解产品特性,将合理损耗写清楚。

陷阱3:

卖方对于裸装的农产品或者工矿产品,不写溢短装率,根据市场行情决定多装还是少装。

策略:

对该类产品合同上写清楚溢短装率,防止卖家恶意多装或少装。


4
质量


陷阱1:


不写具体的质量标准;成套产品不写备件的质量标准;凭样品买卖的,不封存样品。

策略:

合同写清楚具体适用得国家、行业还是企业质量标准;成套产品的主件和备件产品质量标准都要写清楚;凭样品买卖的,封存样品。

陷阱2:

卖方将质量检验期限写的过短,导致产品收到后,买方根本没时间检验而被视为验收合格,或者因仓促验货而没时间发现根本问题;或者保质期写的太短,影响了买方的利益。

策略:

合同上约定合理的检验期限和保质期,以及保质期内质量问题的解决方,如退货、修理、更换等。


5
价款


陷阱:


买方只写总价,支付期限,不写单价和支付方式,导致卖方收款风险。

策略:

1、约定单价、总价;

2、约定支付方式,是现金、电汇,还是银行承兑汇票,是预付还是到付,是一次性付款还是分期付款等。


6
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陷阱1:

不写交货时间,或者交货时间约定不明,如约定几月几号之前,几月几号到几月几号之间。导致买方不能准时收货,延误商机。

策略:

在合同中约定清楚交货期。

陷阱2:

卖方不写交货地点和方式,导致价格已包含运费,卖方却不提供运输服务,造成买方的损失。

策略:

写清楚交货地点和方式,以及价格是否已包含运费,是自提、站到站还是门到门。

7
违约责任


陷阱:


有可能违约的一方不写违约责任或者将违约责任规定得过小,导致违约成本低,随意违约。

策略:

将违约责任写清楚,并且写清楚违约金的性质兼具惩罚性和补偿性。


8
解决争议的方法


陷阱:


对方当事人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争议解决方式和管辖地。

策略:

合同中约定是诉讼还是仲裁,并避免约定对自己不利的纠纷管辖地。

结语

以上八项是合同常见的风险及应对策略,在具体操作中可能还会遇到其他陷阱,我们应当了解《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结合实际情况见招拆招,在促成交易的同时最大限度保障交易安全。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把实用的文章分享给朋友;在公众号搜索“北京嘉安律师事务所”加关注,每天掌握一点法律知识,预防风险。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