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炒股到底能不能发财?
有一个理论我觉得非常有道理,那就是二八理论。任何一个行业都是遵循这个规律,百分之20的人赚大钱百分之80的人赚小钱或者不赚钱,投资创业打工选美等各行各业都遵循这个规律。马云在第三届世界浙商大会第三场论坛“新作为——创客好时代”上发表的言论:“很多人讲炒股,记住,天下没有人靠炒股发财,没有。要靠投资(才能赚钱),投资和炒股是有巨大差异。“对这段话的上半部分我非常的不认同,投资包括了炒股,比如投资地产,投资股票,投资艺术品,投资期货,投资邮票,投资的领域太多了,炒股只是其中一种。投资和炒股当然有差异了,在这里不去讨论这一点,我主要分析前半部分,天下没有人靠炒股发财,真是如此吗?首先我是不认同的,而且我还有很多理由和案例反驳这一点。下面我详情分析一下。
外国人靠炒股赚钱的我就先不举例了,因为大家都认识,比如索罗斯,巴菲特。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人赚钱有人亏钱。我举些国内靠炒股赚钱的案例吧
马化腾
腾讯创始人创业之路是靠炒股掘得的第一桶金,有传言马化腾的启动资金来自炒股,传说他曾经有过把10万元炒成70万元的手笔。对此,马化腾本人没有正面回应过,但马化腾承认自己曾经靠开发股霸卡发过一笔小财,并借此进入资本市场,获取资本原始积累。众所周知,马化腾的父亲本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因此在资本市场上马化腾还是有人可以请教的。
刘益谦
1990年,上海为股狂。虽然对股票一无所知,但强烈的财富欲望让刘益谦决定必须要搏一下。他以每股100元的价格买入100股“豫园商城”,到了1992年,这100股股票竟以每股1万元的价格卖出,净赚了近100万元。生命中的第一只股票成了刘益谦财富之路崛起的转折点。就这样,苦日子出身的刘益谦享受着“钱生钱”的快乐。如果说从国债到股票,彻底打开了从小在“小生意”中摸爬滚打的刘益谦的视野。那么,炒股票认购证则成为他积累亿万身家的关键一役。他说过,自己是一个趋势投资者,所赚的都是来自于趋势,“在资本市场上,任何一种投资方法,其实质都是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谋取比较大的收益。而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不要为了做股票而做股票。做股票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收益,而不是用来享受过程的。”2015年怒砸10亿为国护盘这点值得广大股民学习
杨百万
“杨百万”绝对是中国股市最醒目的“传奇”之一。跟很多日后有了成就的“名人”一样,杨百万只是因为“穷则思变”,开始了他“从没想到过的”人生,那时他不曾想到,有一天自己的故事会广为流传。杨百万原名叫杨怀定。1988年以前他是上海铁合金厂的一个普通职工,干“第二职业”赚外快积累了两三万元余款。有一次他管的仓库被盗,他因出手“大方”,常买烟请厂里的工友们抽而被怀疑是监守自盗,。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自尊心很强的杨怀定,他一横心就辞职了。那是1988年2月。辞职后杨怀定开始从订阅的几十份报纸信息中埋头搜寻致富的机会。4月的一天,一条“上海将开放国债交易”的消息引起了杨怀定的关注,他在4月21日开市第一天一早,买了10000元三年期国库券。“银行利率5.4%,三年期国库券年利率超过15%,为什么不买?”等到下午,很多人明白过来开始纷纷买入时,价格一下涨到112元,杨怀定抛掉了。半天时间,他赚到了以前一年的工资——800元。很快,杨怀定发现全国8个城市的国债价格差异很大,他开始日夜兼程做起了国库券异地交易。他带着全部的积蓄前往全国其他省市,在当地银行以较低的价格买入国债,然后再带回上海,以较高的价格卖给银行,赚取差价。为了赶时间,他最忙的一次七天七夜没有睡觉。1989年,赚到了“第一桶金”的杨怀定,转身投入炒股。杨怀定的第一只股票是“电真空”。半年后,股票大涨,杨怀定在800元以上价位抛掉,净赚150多万元,“杨百万”的外号,就此不胫而走。一年后,“电真空”跌到了375元,他又买了回来。在股市行情低迷时,杨百万的“绝招”就是全部卖光,远离熊市,“2001年开始的国有股减持的四年大熊,我一直远离,直到2005年1月份,虽然四年的时间我每天还要去股市上班。”
还有好多我们不认识的隐士在股市赚钱了,我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按二八理论计算的话也有很多了,我始终认为要靠提升自己的能力赚钱,不能埋怨所在的行业,那是无能者找的借口。
越是总炒股的人,越是高手越懂得炒股是对人性的挑战。你必须要克服或控制自己的情绪,必须反思自己的思想是否没有主观带入、必须要不断从纷乱的信息中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和做出最优策略才行。而这种辛苦显然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在炒股的路上,充满荆棘,要克服心理,保持心态,结实的股市技术技巧。
每一个技术技巧,都不是无中生有,凭空想象而来的,而是像苦行僧一般,在每一次失败后,不断的站起来,在磨难中历练而来。
股价跳空缺口出现后的四种情形
很多人买股票,不懂向上跳空和向下跳空是怎么利用好,总是怕买错股票,不敢买,我现在将给大家讲解一下向下跳空和向上跳空的好处,大家可以学习一下,我讲的有些不是很全面,但是对于很多个股还是比较实用的,请(勿喷),想学习的认真看看下面的内容,我图形解盘的形式解析给大家;
一般在股市常见的股价跳空缺口出现后的四种情形
股市中在上涨行情中如果出现了一个向上缺口,则意味着价格将进一步上升。后市可能会涨!
案例:鲁银投资
股市中在下跌的价格环境中,如果出现了一个向下缺口,则意味着还将进一步下降。后市可能会面临下跌情况,投资者需要注意一下,瑾记!该空仓就空仓,或者观望为主!
案例:洪都航空
一般向上跳空缺口就说明有获利盘,有获利盘就有抛压,往上走就困难,这时主力往往顺势而为,往下补这缺口,减轻抛压后才往上走。
一般向下跳空缺口说明有套牢盘,在没有实质性利空的情况下,抛压不会重,向下的动力不足,往上做就很轻松了,所以很容易就补回这缺口。
下面我将总结以下几句话,大家可以稍微记一下:
高开,回档时不补缺,回升高过开盘价,看多;
高开,回档时补缺,回升不高于开盘价,看空,诱多;
低开,回升时补缺,回调时不低于开盘价,诱空,看多;
低开低走,或回升时不补缺,看空。
正在上升通道运行的股票,忽然有一天出现向上的跳空缺口,幅度在5%左右。这时,我们就应该加以关注,这往往是机构抢盘所致。此后必有一个再次回补缺口、彻底洗盘的动作,约在三到五天完成。有经验的投资者是不会忽视这个20%左右的跳空缺回补的过程。
一般是当日跳空高走,次日顺势冲高震荡,以后逐渐回落,直至完全补缺。大家应该在其冲高过程中适时减仓,尔后在缺口附近捡回,以求利润的最大化。倘若对其不予理睬,就会成为股市过山车上的乘客,只会得到一时的纸上富贵。
均线的十类信号
刚一接触这个系统最难点就是分辨假信号 如图发起单的假信号是很多的,如图箭头处都是假信号
我多年总结出的东西,大家如果要用,需要复盘很长一段时间才可以,因为所有的信号都有各自不同之处,想分辨出这几类需要下苦功夫,还有有大约20%的盘感在,这也是必须复盘的原因
这一类 发起信号 我叫他 v反 注意和书本上知识分别开,这只是我自己起的名字,有些名字很可笑因为我当初并不准备公示于人
v反顾名思义就是 行情突然v反
这种叫双顶,就是一个高点后回调形成另一个类高点
这一种我叫他明显假动作 就是突破20 的前后有明显的假动作
这种叫三顶,就是3个或者更多个顶,有时 20 与60间距会很小
这种 我叫他铁 rs 特点是总是 大阳大阴之后稍微盘整再大阳大阴跌破20
这种我叫他平头顶 比较平的受支撑阻力 再反破20
这种我叫 明显顶部 特点有明显的rs存在
这种叫深坑 就是突破20前后出现比较大的回调
这种叫 再确立 突破20后又回调20均线 形成了节点单并且确立 叫再确立
这种叫 带影线有压迫 就是有明显或者不明显的一根 支撑阻力线,并且突破20的k线带影线
历经股市十多年,我一直都认为心态决定股票的收益。
这些根据自己以及很多股友的做股票经历,几乎90%的股友刚开始新手炒股,都是赚钱或者亏损较少居多,亏损或者亏损较多往往都是那些做了几个月,或者几年十几年的老股友。我不知道各位股友是否也有发现或者思考过,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分析一下是否正确: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每当我们初次接触一个新的生意,新的工作,新的事物时,我们的心态都比较单纯,比较谨慎(胆量较小),比较认真,我们渴望做好,所以心无旁骛,人心归一,虚心学习。一旦过一段时间,自己懂一些基本,但还没完全入行,开始认为自己已经全部掌握,认为自己都会,甚至开始膨胀,开始太自信,结果往往最终都是失败告终。同样炒股也是一样,刚开始炒股,大家都很单纯,资金胆量较小,不会贪,小资金买股票,赚了点就会卖,亏点懂得拿住过阵子涨上来再卖。(因为那时新手不懂看股票,不懂分析,只会单纯的买卖股票,基本上只要不是2008年,15年以及碰到年前那种行情,新手几乎都会赚钱。)但几个月后,新手知道怎么看股票,知道怎么点分析股票,(只是懂点皮毛)胆开始肥了,开始加注,开始认为自己可以在股市捡钱。(自信过头,没有认清股市,没有认清自己。)满仓一旦亏损,开始盲目抱怨,盲目不自信,开始盲目频繁换票,结果出现一买就跌,一卖就涨,导致心态严重坏死,严重失去信心,完败退出股市。所以想做好股票,心态很重要。
股市分析:涉及比较广。如:K线分析、股票分析、大盘分析、选股、也是至关重要。
股市有一句话:没有好的股票,只有好的操作。大家都知道股票都是涨涨跌跌,跌完肯定会涨,同样涨完也肯定会跌。但往往很多股友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跌完,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涨完,导致买卖的实际买有掌握,最终亏损,这都是因为你不会分析大盘以及股票的走势所致。股市分析关系到买卖股票时机以及做T,高抛低吸等,非常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重视。
心理控制第一,风险管理第二,分析技能的重要性再次之。
必须在交易中克服对帐户资产总额的过度关注或个人贪婪与恐惧的主观情绪,从而造成战术混乱,战略走样,最终将本该能做好的事搞得彻底失败。操作在无欲的状态下才能有更多收获,做好(按计划、制度和纪律规定)该做的,而不是做(按个人情绪)最想做的。市场不是你寻求刺激的场所。
任何事物,对其定义越严格,它的内涵越少,实际的操作性才越强。在我们的操作规则和操作计划的构成和制定中,也必须如此。这样才能保证投资的长期成功率。
按计划、制度和纪律的规定去做,是自己能控制的(谋事在人);不要考虑利润,因为利润是由市场控制的(成事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