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产品推荐分享组

“隔膜大王”恩捷股份打响专利战,背后“云南首富”兄弟财富缩水430亿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近年来,财富的潮水向新能源领域涌动。各大财富榜单排名,更是突出了新能源领域的造富能力,比亚迪的王传福、隆基绿能的李振国、宁德时代的曾毓群均成功跻身榜单前列。

隔膜、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是组成锂离子电池最重要的材料。作为锂电池四大主材之一,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恩捷股份为锂电隔膜的全球龙头企业,2022年隔膜产能和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

由于动力电池领域存在的巨大市场利益,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快速崛起,锂电池厂商之间的“专利战”也愈发胶着。

恩捷股份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锂电池隔膜供应商,市场份额也为全球第一,主要客户包括松下、LGES、三星、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比亚迪、孚能、力神等国内主流锂电池企业。

下属子公司珠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珠海恩捷“)、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恩捷“)为诉讼的原告。

恩捷股份表示,被告金力股份实施了侵害原告涉案专利权的行为,生产、销售、许诺销售涉嫌侵权产品的营业收入金额大,严重侵犯原告的合法权益,给原告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金力股份同样主营锂电池湿法隔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野马财经发现,在金力股份的股东名单中,出现了比亚迪(002594.SZ)的身影。《招股书》显示,截至去年年中,比亚迪持有公司2.24%股份,同时也是金力股份的第一大客户。2021年10月,比亚迪以8000万元认缴金力股份新增注册资本1230.77万元。2022年12月冲击IPO前夕,金力股份第21次股权转让价格为17元/注册资本,对应估值93.38亿元。

金力股份在《招股书》中披露,其已取得境内授权专利205项,包括发明专利63项、实用新型专利142项。本次所涉三项诉讼中,一项为发明专利,两项为实用新型专利。

恩捷股份表示,目前三个案件尚处于诉前调解、立案审理阶段,均未开庭受理,最终的判决结果尚不确定,暂无法预计对其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影响。

2015年开始,新能源汽车搭上了各项优惠政策的顺风车,产销量扶摇直上。作为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上游产业,锂电池产业被看作是未来存在持续爆发的重点领域,因此相关的研发和技术保护专利技术更为突出。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 专利诉讼在国际上不少见,这是构建企业防御格局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市场竞争采用的手段。

恩捷股份的前身是云南创新新材料集团,主要从事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品印刷,201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此后,恩捷股份股价开始走向下降通道。除锂电池板块景气度不足等客观因素外,主要还与2022年末高管被监视居住事件曝光有关。

2022年11月21日,恩捷股份公告,董事长PAUL XIAOMING LEE先生和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晓华,因相关事项被公安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次日开盘,恩捷股份一字跌停,收报140.17元/股,总市值1251亿元,蒸发138亿元。2023年1月、4月,上述两人的强制性措施分别被解除,开始正常履职。

2018年-2022年,恩捷股份营收从24.57亿增长至125.91亿,平均年增长可以达到50%以上,净利润方面,5年归母净利润从5.18亿增长至40亿,平均年增长超过66%。

不过,虽然业绩在增长,但整体增速在放缓。2021年收入、归母净利润增速是104.13%、117.85%。

2022年,恩捷股份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但相比之下,毛利率、净利率同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对此,恩捷股份解释称,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大幅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减少主要系年内公司业务增长,相应经营付款、税费及职工薪酬支出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大幅增加所致。

张毅表示,一季度汽车领域,整体风向是混动汽车比较受到追捧,纯电未来几年或受到影响。同时受到来自市场需求一定程度的波动,市场竞争加剧。

相比电池厂商,锂电隔膜企业比较低调,被外界关注也少,但却是业内人皆知的“暴利”行业,同时还是 的行业。据国金证券统计,2021年电动车行业总体平均毛利率为27.8%,隔膜行业毛利率为36.1%,显著高于大部分细分赛道。

锂电薄膜有多赚钱?恩捷股份2022年报显示:“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吸引了许多国内企业进入本行业,大量资金投入导致产能迅速增加,当前国内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多数券商也对恩捷股份的未来业绩持乐观态度。例如万联证券表示,恩捷股份是全球湿法隔膜龙头,湿法隔膜市占率持续领先,现已形成了以湿法隔膜为核心,干法湿法共同发展的业务布局。基于公司在湿法隔膜领域的龙头地位,因此给予”增持“评级。

恩捷股份的最大股东为李晓明,控股14.14%,实际控制人为李晓明家族。除李晓明外,家族成员李晓华控股7.5%,SHERRYLEE控股7.99%,JERRYYANGLI控股1.65%,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共控股45.35%。其中控股的玉溪合力投资有限公司和上海恒邹企业管理事务所也是李晓明家族基本控股。

恩捷股份创始人李晓华和李晓明不仅是亲兄弟,两人还同毕业于美国马萨诸塞大学(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都取得高分子化学硕士学位。

此后的10年间,李晓明和李晓华积累了一批烟草企业客户,皆是国内知名卷烟厂,比如红塔集团、红云红河集团、黑龙江烟草、川渝中烟等。

2010年,李晓明成立上海恩捷(恩捷股份控股子公司),正式进入锂电隔膜市场,5年后便打入头部电池企业供应商名单,开始为国内知名电池企业供货。业务重心由烟类产品转到锂电隔膜,同时也开启一场资本并购盛宴。

不断扩产、并购的恩捷,乘全球新能源电动车之风,迅速成为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的龙头。

得到一众明星机构认可的恩捷也不负众望。2017年初,恩捷股份的市值仅有83.54亿元, 一系列并购扩张之后,其市值一度超过3000亿元,也让创始人李氏兄弟及其家族成员赚得盆满钵满。

随着恩捷股份股价腰斩,李晓明家族的财富也大幅缩水。2023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李晓明财富380亿元,李晓华财富280亿元,两人合计财富660亿元。

与股价下行相对应,有业内人士指出,恩捷股份激进的扩张战略,在全球经济景气预期较差、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下,已经隐现一定的企业经营风险及压力。

张毅认为,2021年固态电池重新被提上日程,是考虑环保和便利性的需求,隔膜和电解液受到市场质疑不完全没道理, 氢能取代电池在欧洲也是发展方向,不过技术成熟度不高,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为动力电池行业,短期内还是有发展前景的,长期来看有挑战。

恩捷股份也坦言,未来全固态电池等新兴电池突破技术瓶颈、实现量产并完成商业化进程,则市场对于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将受到影响,处于产业链中的锂离子电池隔膜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