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微信公号推荐:
屌丝理财(ID:daosilicai)
来源:金改实验室 作者:金融老策那
:30发布消息称,,4月25日11时,,上海、江苏、、检察机关密切配合,将公开曝光的百名逃犯之一戴学民缉捕归案,这是公布百名外逃人员后的首个落网人员。
,戴学民近期改换身份持外国护照潜回国内。、检察机关发现线索后,及时开展缉捕工作,将其缉拿归案。目前,戴学民已被执行刑事拘留,有关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仅从红色通缉令公布的资料看,57岁的戴学民,以前是财政部惟一直属公司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上海营业部的总经理,涉嫌1100万元,,于2001年8月潜逃出境。潜逃已经14年。而在资本市场纵横十几年的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经开”),早在2002年就已被人民银行判了死刑。
显为人知的是,中经开最著名战例就是“327国债”事件,其他的还包括“东方电子”、“银广夏”,当然中经开也就倒在了银广夏身上。
在327国债事件中,戴学民就是中经开的直接指挥者。作为中经开主管国债期货、证券投资的副总裁,戴学民在327国债时间后,被业界称为中经开一代枭雄,当时中经开的操盘手、后来阿的涌金系老板魏东是其直接下属。
关于戴学民的一个传闻是:1995年年底在北京遇到不名身份的人刺杀,伤及肝部,戴学民既未报案,也未住院,到医院草草包扎后,当天即乘航班离开北京。
根据公开资料,戴学民1958年9月26日出生,安徽蒙城人,在出任中经开副总裁前,在财政部综合计划司工作。1995年327国债事件发生时,中经开总经理是朱扶林,他此前的职位是财政部综合计划司司长。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4-25 19:30
首名红通嫌犯今日落网
,4月22日,国际刑警组织国家中心局集中公布100名 涉嫌犯罪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案件涉案人等人员的红色通缉令后,各省区市追逃办和有关部门迅速行动,积极开展工作。4月25日上午11时, 指挥下,上海、江苏、、检察机关密切配合,将公开曝光的百名逃犯之一戴学民缉捕归案,这是公布百名外逃人员后的首个落网人员。
戴学民,红色通缉令号码A-19/1-2002,原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上海营业部总经理,涉嫌1100万元,于2001年8月潜逃出境,近期改换身份持外国护照潜回国内。、检察机关发现线索后,及时开展缉捕工作,将其缉拿归案。目前,戴学民已 被执行刑事拘留,有关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关于327国债和中经开的更多内容,请看下附的财经杂志2002年6月的文章。
中经开之死
2002年6月18日 作者 凌华薇 李菁
6月7日,央行的"死亡通知书"正式下达:中经开"因严重违规经营",人民银行决定"撤销该公司"。
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成立于1988年4月26日,是财政部独资的唯一一家信托投资公司,资产庞大、业务量较大、政策性较强,因此"中经开"一直被认为是信托投资公司里面的"贵族"而存在。
1995年"327"国债期货事件一举奠定了中经开在证券市场的显赫地位。至今为人公认的是,"327"国库券的贴息计划显然遭到泄密。中经开得天独厚的财政部背景令人不得不疑:中经开的第一任也是唯一一任董事长,是原财政部副部长田一农,以后则长期只有总经理,均出自财政部。1995年时的总经理朱扶林是第二任,即是原财政部综合计划司司长,当时主管证券、期货业务的中经开一代"枭雄"戴学民亦出自财政部综合计划司。然而经过这一仗大胜的中经开并没有因此有巨额利润入帐,1995年底接任中经开第三任总经理的韩国春(前财政部部长助理)向《财经》证实:"327给中经开的利润连1个亿都没有。"
但泄密者是谁、为什么中经开没有赚钱或许将随着中经开的死亡成为永远的秘密。
距"327"事件仅半年,"中经开"再次成为焦点。虽然长虹转配股上市获利收入2500万元后来被证监会没收,并被罚款250万元,但是"中经开"的大胆凶悍、不按牌理出牌的市场操作手法再次令市场另眼相看。
1997年,中经开对外支付几次出现危机,到期债务高达78亿元,证券占用客户保证金6.8亿元被挪用,经营不善的实业投资11家。1997年7月,来自大连财政局的姜继增成为中经开第四任总经理。姜继增当时采取了"取消各业务部门、证券总部和各营业部对外融资、担保权,各类资金纳入公司计划资金部统一管理"以及其它一系列措施。但公司的盈利能力却不断下滑:1997年公司尚盈利23433万元,1998年11737万元,1999年为5185万元。
1998年,。2000年3月至8月间,国家审计署对中经开1999年财务收支、资产损益情况进行审计,结果不容乐观:
中经开截止1999年底,总资产为1518935万元,所有者权益202670亿元,但是存在"资本负债损益不实、资产质量不高、违规使用财政资金、违规融通资金以及经营证券业务等各类违法违纪问题"。
对这些问题怎么处理,中经开究竟要不要保留,管理层一度举棋不定。1999年,中经开还与上市公司鞍山信托(相关,行情)(600816)联络收购事宜,但在2000年6月,,。。收购鞍信的原因忽然消失了。
拿到信托牌照的中经开还被要求把证券业务与信托业务分开,中经开很快向证监会报送了成立"中经证券公司"的资料。
同时中经开内部还拟订了一个成立金融控股公司计划,中经开作为其控股股东,金融控股公司控股证券公司及其他业务,借以完成中经开从一独资国有企业向股份制企业转制的过程。但股权的重新架构首先要获得财政部的支持,中经开与财政部因长期有资金亏欠问题始终协调不顺,同时这样的变革会带来一系列的人事变化及不确定性,因此,中经证券的组建工作一拖再拖,收购常州证券的事情也一再搁置,直至2001年8月银广夏(相关,行情)事件突然发生,彻底扭转了中经开的命运。
此时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经开的高层不和已是公司内部公开的秘密,中经开的业务拓展停滞不前而逐渐押宝证券市场的股票投资。中经开曾经在东方电子上获利颇丰,据说有4亿元至7亿元的利润进账。可以想象,如果不是银广夏的骗局被及时、突然戳破,东方电子的故事会再次在银广夏重演:高位接仓--继续维持神话辅以高送配--关联基金进场掩护--出货盈取高额利润。
"银广夏事件的爆发一下子把公司拖入了泥潭",中经开的一位高层人士说,"我们从1999年开始年年都盈利,银广夏事件也没有让公司2001年亏损,但是市场的目光都集中过来了,我们成了人人喊打的黑庄,这种情况下,什么牌照也保不住。"就此,银广夏事件的爆发成了中经开关门的导火索。
2002年初,财政部的资产清理小组和银河证券的资产接收小组分别进驻中经开。
2002年6月7日,央行终于发出了关闭中经开的正式公告。中经开清算组于同日成立并进驻公司,财政部财政金融司司长任清算组组长,行使公司法定代表人职权,清算期间公司下属的证券营业部在银河证券托管下照常经营。清算组已经下令,公司重要成员如果在清算期间要离开公司,必须经过离任审计。但究竟谁将为中经开的命运和"严重违规经营"负责?这已变成一个无人回答的问题。
————友情推荐————
屌丝理财(daosilicai)
富人买保险,穷人买彩票——每个阶层的人都有自己的理财方式。屌丝们应该如何打理自己的小金库?我们为屌丝们提供最靠谱的理财攻略。注意是daosi不是diaosi哦。
汽车微知识(微信号:icar1886)
这里有最实用的汽车使用小常识,这里有最真实的用车体验,这里有最专业的买车养车建议。关爱您的爱车,请先关注汽车微知识icar188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