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产品推荐分享组

全国最大承兑汇票诈骗案被告人一审被判无期 《财经》专稿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被称为全国最大承兑汇票的诈骗案,其被告人王少华因高买低卖汇票造成亏空,致使汇票持有人上亿元损失。2015年年中,.37亿余元,。目前该案二审正在审理之中。




《财经》记者 张玉学/文


全国最大承兑汇票诈骗案进入二审。被告人王少华因高买低卖汇票造成亏空,致使汇票持有人损失上亿元。


2015年年中,.37亿余元,,并责令退赔各被害人上述损失钱款。


王少华原是福建省福安市腾达制动材料有限公司(下称腾达公司)法定代表人。


被害人之一的孙冬荣,通过王少华妻姐李容娇与王少华结识。在王少华案中,孙冬荣是被骗金额最多的被害人。


她向《财经》记者出示一张王少华写给她的欠条(日期为2011年10月18日),内容显示:“今欠孙冬荣转贴承兑汇票13张,共计79067750元。”


“当时王少华告诉我,过几天就还钱,没想到钱还没还,他就投案了。”这让孙冬荣一时无法接受。她丈夫称,被骗之后,孙冬荣曾两次未果。,2011年底,。


据检方指控,根据宁德市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专项审查报告》,王少华涉嫌非法买卖承兑汇票总额为27亿余元,结欠汇票额1亿余元,向社会借款不低于4367万元。


检方指控称,王少华是从2011年6月起开始采取高买低卖的方式经营银行承兑汇票。在此之前,王少华分别以4%至6%不等的贴现比例收购,再以5%至8%不等比例倒卖给他人。


对此,被害人的代理律师称,,王少华为何高买低卖的事实。但在判决书中,。


王少华在经营汇票的后期高买低卖,做一单亏一单,为何还要接连接单,导致资金漏洞越来越大,直至资金链断裂?据孙冬荣向《财经》记者介绍,在2013年10月12日的庭审中,检方就此问题向王少华进行了提问。


王少华在庭上回答说:“因为我诚信,觉得做生意要诚信经营,上家信任我,将汇票给了我,我就算亏本也要继续做下去。”


,2011年5月至11月间,王少华在没有真实交易情况下,由其本人或在李容娇的帮助下,从上海、福安、江苏等地的企业、个人处收购银行承兑汇票,再出卖给他人。期间,王少华因将800万元承兑汇票款用于偿还腾达公司的银行贷款,高买低卖银行承兑汇票以及将部分承兑汇票用于购买豪车古董玉器等,造成亏损。在此情形下,王少华还虚构经济实力,骗取不明真相的人将银行承兑汇票交给其“贴现”。同年9月至11月间,王少华骗取张家港帝鑫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帝鑫公司)等单位和个人汇票款约1亿元。此外,王少华还以借款为名骗取被害人3711.9万元。


,仍虚构经济实力,骗取被害人资金用于弥补个人巨额损失,其已构成诈骗罪。


宣判后,王少华提起上诉,目前二审正在审理之中。


孙冬荣称,她虽在上海做企业,但帝鑫公司和江苏红金担保有限公司(下称红金公司)承兑汇票业务也由她负责,判决书中包括张家港易盛钢铁贸易公司等7家公司均委托红金公司出卖汇票。,扣除约定的票面金额4.4%“贴现”费用,王少华共应付款4330.68万元。


孙冬荣称,这7家公司损失的钱均在其名下。再加上其本人和帝鑫公司等被骗的钱款,和其有关的被骗款项总额高达8100万余元。


虽然已一审判决,但孙冬荣说,她不关心判决王少华多久,而是自己损失的钱怎么才能够追回。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