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产品推荐分享组

承兑汇票被骗之后该怎么做?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以往,贴现的企业或者个人在承兑汇票被骗后,均采取“挂失——申请公示催告——取得除权判决——持判决书提示付款”的方式挽回损失,极少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刑事诉讼途径来挽回自己的损失以外,因为骗子骗到承兑汇票后通常已经将承兑汇票款挪用,基本没有了偿还能力。按照近几年的统计,采取“伪报承兑汇票丧失的方式”可以挽回损失额的10%到70%,票面金额越小,到期日越长,“挂失成功”的比率就越高,乃至在“圈内”已经形成了一个“惯例”,一旦收不到承兑汇票贴现款,,,在立案庭设立了专门的公示催告窗口。

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主要是我国承兑汇票法司法解释存在漏洞,《民事诉讼法》只规定公示催告的期间“不得少于六十日”,并未规定起始时间,而承兑汇票法司法解释完全无视承兑汇票“付款到期日一般为六个月”的实际情况,竟然荒唐地规定公告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九十日”。,持票人可以持判决申请银行付款”,而承兑汇票到期后真正的持票人提示付款时,钱已经被申请公告人提走,持票人反而拿不到承兑汇票款。应当说,法律的这种规定是错误的,为“伪报承兑汇票丧失,恶意转嫁风险”创造了机会。可悲的是,这种情况居然在我国延续了十五年(从2000年承兑汇票法司法解释出台到2015年),直到今年,这种错误才得到纠正。以后再试图通过申请公示催告的方式来挽回损失,转嫁风险在做法在法律层面上已行不通。

2015年2月4日施行的新民事诉讼法解释明确规定“公示催告期间届满日不得早于承兑汇票付款日后十五日”,简而言之,除权判决最早要在承兑汇票到期日后十五日作出,按照法律规定(《承兑汇票法》53条第2款)持票人在付款到期后十内应当提示付款,如果承兑汇票不是丢失(灭失),十五日内持票人早已拿着承兑汇票去银行提示付款了,一旦发现承兑汇票被挂失,,公示催告程序立刻终止,。  

因此,现阶段申请贴现的企业或个人被骗后再申请公示催告已无意义,应该及时的请求法律援助。


最及时的 票据资讯

最真实的 票据报价

最实在的 行业活动

注册我们的官方网站:www.piaojinsuo.cn

掌握最新最快的票据信息 

专注承兑汇票,贴现、转让

免费发布票据,专职服务,撮合交易

没有手续费, 没有门槛

只为降低交易成本,帮助解决贴现难的问题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