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股市会成为百姓的屠宰场
这是因为中国股市从来就是一个不公平的市场。中国股市开始是为国企解困为目的,后来是为国企融资为目的的。股市根本就不是一个给投资者投资的,而是要掠夺投资者的。
我们看到中国股市最大的赢家是以国家股为主体的大小非。净资产只有一元钱的用友软件36.60元发行,在二级市场几十元上百元的价格交易,我们看到在香港发行价格仅1.1港元的中石油在大陆发行价格是16.7元人币,而在二级市场的开盘价格竟然是48.60元。
二 级市场的流通股东永远是贱民,同股同权同样回报的股票,发起人股东是一个价,国外投资者是一个价,二级市场是另一个价。国外投资者有机会以1.1港币的价 格参与中国股市(中石油),国外战略投资者也可以以净资产的价格参与中国股市,,而惟独国内的投资者找 不到一个廉价的渠道参与中国股市。包括借道基金投资证券市场的基民们,也一样成了被掠夺者。
公平、公正、公开这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但我们的政府给普通民众一个公平的可投资机会了吗?我们的政府真正做到建立和维持一个公平秩序的责任了吗?
股市全线亏损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这说明在一个公民当成贱民的国度,不但投资股市亏损,其实在任何一个环节你的利益都可能不受保护的,你都可能成为被掠夺者。因为你根本没有一个公平的参与游戏的机会。
救市是个问题,救市虽然保护投资者利益,还投资者以公平。但救市后拙劣的管理层能否建立真正公平的证券市场?不救市也是一个问题,这意味着保护掠夺者合法财产。任由市场跌出一个合理的公平市场。这是当前中国股市必须思考的。
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相对公平的市场,这是解决当前股灾的核心问题,说起来易做起来难。
中国股市到底经历什么?A股又怎么了
1990年~1996年:散户江湖时代
一说起上世纪90年代初的股市,很多人可能会想起1994年那部电影《股疯》——上海街头,汹涌的人流提着板凳去排队等待第二天证券营业部开门,开门的一刹那,因为拥挤,很多张脸被挤贴到玻璃上而变形……
在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股市的投资主体主要为中小股民。有调查显示,25岁到55岁的适业人群构成了个人投资者的主体;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
“杨百万”是这批投资者中成功的典型代表,他凭借着对政策的敏感、善于利用不对称的市场信息,能吃苦耐劳,从而在当年国库券倒卖风潮中发家。1990年,“杨百万”在别人还对国库券大感兴趣的情况下转战股市。1990年12月19日,他购买的500股电真空股票,成为交易所的第一笔交易。
1996年~2002年:机构坐庄投机时代
在“327国债期货事件”后,国债期货市场被关闭,大量资金流向股市,直接导致了1996年大牛市的出现。
可以说,1996年到2002年是中国证券市场上最为沸腾的岁月,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股市相比并不逊色,内幕交易、庄股文化盛行。这段时期内,“垃圾股”得到了极大的追捧,ST股票甚嚣尘上。这段时期也是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以及诸多形形色色的资本系最为活跃的年代。
2002年~2007年:内外资机构群雄争霸时代
这一阶段,可谓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群雄争霸的年代,QFII、险资、社保基金、阳光私募、“涨停板敢死队”纷纷崛起。
我国在2001年12月11日起正式加入WTO后,证券业开始进入对外开放全新阶段。2002年7月,中国证券市场引入了QFII(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作为先进投资理念的导入者,QFII在A股多次扮演跑在市场曲线前面的角色。让市场称奇的是QFII屡屡精准的抄底技术。
2003年1月,新修订的《保险法》开始实施,国内保险资金运用开始进入快车道,保险公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占保险公司总资产比重由10%上升到15%。2004年10月24日,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联合批准保险资金可以直接进入股市。
2007年至今: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双格局时代
2008年的股市大跌,早已远去,但究竟缘何大跌,其实业内并没有共识。很多人认为是受海外金融危机传导的结果,亦有人把二级市场上大小非的解禁抛售行为作为“罪魁祸首”等等。
近乎整年的市场大跌,各方面的因素必然有之。但我更倾向于从市场的参与者角度来分析——以大小非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双向博弈是主要原因。
2007年10月到2008年4月这6个月中,以大小非股东减持为代表的产业资本,不计成本抛售解禁股,话语权骤然增加,成为参与中国证券市场价值重估的新生力量。而金融资本则被迫通过杀跌来压低整体估值,使得产业资本在抛售过程中收益大幅降低。最终,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双向博弈加速了市场的寻底过程。
经过2008年的大跌,以大小非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力量并非是减弱了,其实是增强了,而那场大跌的最终胜利者其实是产业资本。
我们要有一个合理的赚钱预期
1、每行每业都有自己的平均回报率,做股票也是一样。如果目标合理,心态就稳定。如果目标不合理,心态就容易畸形。有些人心里总是想着能赚多少赚多少,越多越好,这样就会导致一种行为:总想买在最低价,也想卖在最高价。所以买了之后,有一点调整就想着要卖。卖了之后还涨了3%,就想着是不是要接回来。而忽略了有些钱是不该赚的,有些收益率是不合常规的。
2、有人定赚钱目标,按照上个月赚钱效应来,比如我上个月赚了30%。这个月我也要赚30%,或者更多,比如50%。但是做股票和经营公司或者其他项目不一样,属于你不能控制的项目。自己的公司,你可以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去扩大市场、增加开支的时候增加更大的利润。但是如果一个行业,已经接近饱和,你投入物力和财力是起不到太大效果的,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的问题。而股票市场更是如此,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做实业,这个月多少利润,下个月的利润估摸着也可以算出来。但是股票市场呢?完全算不出来。那我们怎么办?
3、进步指数
衡量自己的证券投资收益,要结合外部环境。所以,不能纯粹的用当月收益率多少来判断自己的操作成功率。比如大盘涨10%,你赚了才5%,那就是亏。大盘跌5%,你只是回踩2%,那就是涨。千万不要月初的时候给自己定目标,必须完成多少。股票投资很多时候都要等月线结束了,我们对比着自己一个月交割单,才知道这个月的成绩,到底是这三种的哪一种呢?
A弱于大盘:比如大盘涨10%,自己才赚5%或者大盘跌10%,个人账户跌了5%以上;这就需要反思和总结。(赚的比大盘少,亏的比大盘多)
B持平大盘:比如大盘涨10%,自己赚了10%上下或者大盘跌10%,个人账户资金减少了5%左右。(赚的和大盘差不多,亏的时候比大盘少一点)
C强于大盘:那就是大盘涨10%,自己赚了20%,大盘跌了10%,个人账户只是减少了4-5%。(赚的时候强于大盘1-2倍,亏的时候少于大盘1-2倍)
这样就可以让自己主动去了解大盘的节奏,避免大盘可以做的时候不敢买,买的时候不敢重仓。当赚了一笔之后,就会想着大盘适合不适合再进,而不是再贸然进场。
合理的预期收益目标,可以参考上证指数也可以参考创业板指数,不过最好参考平均股价。剔除权重和题材的影响。对于一般散户,尽量参与中小盘的股票,如果风格真的出现异动。也会通过技术分析去调整方向。
如何衡量自己的进步呢?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收益率或者回撤率跟指数相比,比如大盘上个月涨5%,我的收益赚了8%,我的收益强于大盘(8%-5%)/5%=60%。这个月大盘涨了7%,我的收益是12%,那么我的收益强于大盘(12%-7%)/7%=71%。那这就是进步。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据定义为进步指数。
如果大盘上个月跌5%,我只亏2%,相当于大盘回撤5%,我只回撤2%,那么我就强于大盘(5-2)/5=60%。如果大盘上个月跌7%,亏了3%,相当于大盘回撤了7%,我回撤了3%,那么我的强于大盘指数(7-3)/7=57%。虽然这个月也是亏钱了,但是还是有进步的。当然最好的就是大盘调整的时候,自己不亏钱,甚至赚钱。
4、通过进步指数,来衡量自己的进步,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反思标的。一般按照一个月来就可以。第一步从弱于大盘跳出来,第二步做到跟大盘持平,最后能够跑赢大盘,有一个合理的收益就可以了。千万不要不管外面什么情况,天天想着赚钱。比如8、9、10月三个月,8月份不亏钱,9月份有赚钱,10月份赚了20%,或者三个月平均收益有7%,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根本不用想着每天抓涨停板,也没必要为了股票一天不涨就抓狂。想一想一般P2P的年化收益才10-12%,想想存款年利率3-4%,合理、知足,方能长乐
投机是一场游戏,更是你自己的事业,需要持续的努力、付出和总结。
我是在寻找比消遣和社会交往更大的游戏。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股市上最优秀的人——这给我带来了真正的愉快和满足。炒股实际上就是玩游戏,一定要在这场游戏中获胜。好的股票交易者不能不像训练有素的职业运动员一样,他们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沛的体力,如果他想使自己的精力总是处在巅峰状态的话。 体力与精力必须保持一致,因为没有比股市更紧张,更令人兴奋的战场了。
驱动我的也绝不是金钱,它是一场游戏,是一场解开谜团的游戏,是一场把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头脑搞乱搞复杂的游戏。对我来说,激情、挑战、兴奋,都在打赢这场游戏之中了,这场游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谜语,是一个有着双关语谜底的谜语,而这个谜底就是要由我来告诉在华尔街投机的所有男男女女的。在游戏中,你的神经被推倒了极限,但奖赏也是非常高的。我的事业是交易——也就是遵循眼前的事实,而不是遵循我认为别人应当会做的事情。
让我给你提个醒:你的成功将与你在自己的努力中所表现出来的真心和忠诚成正比,这种努力包括坚持自己做行情记录,自己进行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一个人要是想靠这个游戏(投机)过活,必须相信自己和自己的判断。没有人能靠别人告诉他要怎么做赚大钱。股市是人类发明的最大的和最复杂的谜团,解开这个谜团的人是应该得头奖的。一个人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从他所有错误中学到所有的教训。有人说凡事都有两面,但是股市只有一面,不是多头的一面或空头的一面,而是正确的一面。让这条通则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所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股票投机游戏中大多数比较技术层次的东西。在投机上只有一条取得成功的道路,这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
如何用均线操盘
1、断头铡刀
一根阴线如一把刀,一下子把均线切断,收盘价已收在这几根均线之下。
反转信号,后市看跌。投资都尽快退出,如下跌成交量放大,日后下跌空间较大。
2、蛟龙出海
均线和K线配合信号,一根阳线拔地而起,一下子把短期,中期,长期均线吞吃,收盘价已收在这几根均线之上。反转信号,后市看好。
激进形可大胆跟进。阳线实体越长,信号越可靠。一般需要大成交量支持。
3、烘云托月形
特征:出现在盘整期,短、中期均线略向上往前移动;看涨信号,后市看好。
操作:可分批买进,待日后股价往上拉升是加码买进。周K月K先出现这种信号,日后股价上涨的潜力更大。
4、乌云密布形
特征:出现在盘整期,短、中期均线略向下往前按移动。看跌信号,后市看淡。
操作:只要股价不是过分下跌,见此图形都应尽早退出;周K月K线出现这种信号,日后股价下跌空间更大。
股价变化曲线与股民心态变化
图1-1是一幅经典的股价变化图与散户心态变化图,凡是炒过股的朋友相信十分熟悉。深刻理解了这种变化过程,你就知道过去是怎么亏钱的,为什么会亏钱。因为散户永远处于贪婪与恐惧中,而机构对散户这一心态太了解、太熟悉。他们会针对散户心理制造各种陷阱,逼你就范。你认为的顶,肯定不会是顶;你认为的底,永远不会是底。
经典散户心态变化图
股市是什么?教科书会告诉你股市是投资场所。是这样吗?错!股市的本质是竞局场所。股票充满着诱惑性,股票从进入股市的那一刻起,便脱离了其母体——股票赖于其所代表的企业的资产,它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博弈性。
一头母猪现价3000元,把它分成3000份作为股票出卖,每股对应的是1元。这人人都不会算错的题目在股市上就会严重走样。假设将养母猪的张大嫂家注册成“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3000股“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你认为“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每股值多少元?如果将公司上市,你认为“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会以什么价格交易?答案是:它既可能以每股1角钱的价格交易,因为有的股民会认为母猪会老,会死。但也可能以每股几十元的价格交易,因为有的股民会想到母猪每半年能生10只小猪,而小猪长大后又会生小猪,以至财源滚滚,永无止境!只要养这头母猪的张大嫂——“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张董事长,能说服股民们相信这头母猪的繁殖能力强,而她的经营管理能力又特别高,“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被炒到100元也毫不奇怪。毫无疑问,“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股票推介会上不会说只是一头母猪,它会告诉股民们,公司从事的是“饲料购销、良种培育”之类的事情,属现代农业科技概念股。
选择股市就像恒久的赌局,它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股票永远在动,只要有人以比上个交易价更高的价格买进股票,股票价格就升了一点;相反,有人愿比上个交易价更低的价格卖出股票,股价就跌一些。上上下下就如同波浪,有始而无终。
在股市博弈,你直接面对何时进场、何时等待、何时出场的决定。每个决定都是那么的艰难,每个决定都没有定规。你不知这一注下去赢会赢多少?输会输多少?在股市这一恒久的赌局中,你每时每刻都面对着这些决定。更重要的是,你必须实际去操作才能控制你所投入资金的命运。不采取行动,你的赌注永远都在台面上。行为科学告诉我们,99%的人对作出决定,是被动的。股市这一恒久的赌局却要求你每时每刻都要做理性的决定且为决定的结果负全部的责任。这就淘汰了一大部分没有办法长期承担这样的心理压力的股民。股市还有一个致命的特点:它能使你亏掉较预期多得多的钱。因为你什么都不做,也可能因“不作为”而使亏损不断增加。很多人是明明感觉还会跌,但就是没有采取“卖出”操作,而使账面资金不断缩水。
一方面是股价不停歇的波动曲线,另一方面是股民心理的波动曲线,这种波动性造成了90%的人的决策失去“理性”,这便是亏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