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产品推荐分享组

投资网贷,这些风险你一定要懂!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P2P情报局
爆料、测评、观察。
因为专业,所以有料!


江湖越老,胆子越小!

 

见的越多,知识面越广,反而对风险越敏感,对投资越敬畏。

 

当然,这不是因为怂,而是成熟的表现。

 

自2007年第一家网贷平台成立以来,网贷行业已走过十年春秋。一方面,投资人数量和平台交易量不断在增加,据网贷之家数据,截至2018年5月底,P2P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达到了71584.64亿元,突破七万亿大关。另一方面,P2P行业在经历了前期的野蛮生长之后,现正处于整顿期,违规平台跑路、提现困难的新闻并不少见,人心惶惶。

 

行业在进步,可惜,很多投资人却在原地踏步!

 

他们中大多数人刚刚从银行理财转向网贷投资,思维还停留在保本付息的固收理财中,没有经历过证券市场铁与血的洗礼,风险意识相当匮乏,甚至部分人根本不了解自己投资的产品是什么,存在什么样的风险!

 

为了让大家对网贷投资风险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今天我们来系统梳理一下。

 

众所周知,网贷借贷主体分为三部分,借款人(借钱),网贷平台(中介方),出借人(网贷投资人)。


现在我们就从这三大主体出发,具体聊聊网贷投资风险。 

1、  投资项目风险

 

,网贷平台只是一个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并不承担借贷违约风险。

 

虽然在现实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因素,网贷平台没那么容易免责,还肩负着催收甚至暗刚兑的义务。


不过,这明确告诉我们,网贷投资的风险控制最终是要落实到借款人身上。借款人是否优质,能否及时还款直接决定着一个平台能否正常经营,长期发展下去。要是长期高逾期,高坏账,那么再有实力,再有背景的平台也无法坚持。


如何判断投资项目是否优质?


这个得从平台风控入手,投资之前要做好调查工作,扒扒平台的资产端,了解清楚自己到底把钱借给谁(核实真实性),借去干什么(资金用途),万一借款人不还又该怎么办(保障措施)?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可以从网贷平台,资讯网站,媒体(自媒体、官媒)报道,知情人爆料等方式去挖掘信息。


如果感觉不错,那么可以尝试投资;如果看不懂或者了解不到,那就要谨慎点,尤其那些“三无”平台(无实力,无抵押物,无担保),很容易出问题的。


注:分析网贷平台常用的查询工具


企业查询软件,企查查,天眼查,启信宝,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可以查网贷平台或借款企业的注册资本(是否实缴)、有无不良信用记录,关联公司信息等等。


官司纠纷查询,中国裁判文书网,了解借款人或平台创始人涉及的官司案件,看是否存在失信或者非法行为。


第三方媒体,官媒或各大自媒体,比如P2P情报局,查询平台的资产端布局,是否存在严重的问题。


平台数据查询,网贷之家,网贷天眼,罗盘贷等等,评级排名、成交量排名、代偿余额以及近期资金净流入(流出)等情况。


各地方金融办官方网站,,不同的时间段会有相应的公告,平台的合规的具体情况都要以当地金融办官网为准。

2、  平台运营风险

 

上面说的投资项目风险主要运用于中小平台分析上,像一些大平台或一线平台,在历经行业残酷的淘汰期后,一般风控手段丰富,资产端布局较深,这一块可以略微松懈些,但这不代表你可以安心闭眼投,因为平台还存在运营风险。

 

可能受我国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就应当保证大家本金安全,,不担当。

 

这种错误想法,要尽早扭转过来。,它只能从宏观上对网贷平台进行监督管理,具体运营工作,,一手抓呢?再说,按照目前资管新规,连银行理财都无法保本保息。

 

说句不好听的,很多网贷平台本质上只是一家创业公司而已。而作为一家企业必然是有生命周期的,从弱小到壮大,再到巅峰,然后开始衰弱,直到灭亡,这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可很多投资人就是不理解。

 

就拿网贷一线大平台来说,目前确实运营发展良好,可是一年,两年,甚至多年以后呢?它还能不能像现在这样稳健?像现在这么靠谱?这谁能说得清?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因素的干扰,内部管理,市场,政策等等,稍有不慎,便会遭遇大难。君不见乐视网两年前还如日中天,如今却面临倒闭退市危机,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还有现在的中兴,前几个月还在讨论引领5G时代话题,可因美国商务部的一纸拒绝令,一下子陷入历史最低谷。

 

这些企业,哪个没有背景,没有实力,不牛逼呢?可是在市场浪潮中,亦会遭遇难以抵抗的风险。何况网贷平台?

 

不要迷信平台背景论,不要盲目长标,理性投资!期限越长,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就越多,风险亦会增加。


我个人建议网贷投资期限最好控制在一年以内,三个月或六个月为主,一年为辅。既有利于资金的流动性,又能有效规避平台运营风险。步步为营,对平台阶段性评测,都能有效减低投资风险。

3、  财务风险控制

 

前面两种风险主要是外部的,你只能规避,很难消除。但是对于自身财务风险,只要你合理规划,调整心态是能够完全控制的。

 

在金额上,合理安排自己的仓位,该冲高部分冲高,该保守部分保守。同样的五万元,对于不同的投资人含义是不一样的。假设你年入百万,那么这五万元不论怎么操作,哪怕你玩庞氏骗局,风险都不大,大不了白白工作一个月;假设你月入三千,五万元是你两三年的积蓄,那么就要谨慎操作,不要追高,安全第一,因为你损失不起。


在成本上,大多数人投资的钱往往来源自身,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下,资金成本是非常低的(参考无风险利率,一年期的国库券或银行存款利率)。但是有部分人存在杠杆投资行为,利用特定手段撬动更大的投资资金(比如向银行贷款,向亲朋好友借钱等),在可获得收益放大的同时,潜在损失也相应放大。对此,要注意两点,一是资金成本不宜过大,不然会加重自身投资压力,被迫做出高风险投资策略。二是杠杆倍数不宜过高,胡乱加大杠杆倍数,可能一个不小心,就连本带息全部亏进去,甚至还可能负债。


在收益上,学会居安思危。当我们获得额外高收益时,不要盲目自信,乐观,最好另外提取出来,作为以后的风险对冲资金。同时,不要胡乱增大消费,保证财富的有效增长,这样才是合格的投资人。


在家庭里,我们投资,最好让家人知晓,不要隐瞒操作。你赚了钱,没人说你厉害,甚至无形中还会增大家庭开销(自以为收入提高),到后面你会发现自己财产并没有明显增大。可是一旦亏损,就是你一个人抗压,很容易影响家庭和谐。家里人肯定有保守的,不敢承受任何风险,那么建议你把家庭保障金交给她(他)处理,剩下闲余资金再拿过来投资。

 

投资这事,不要和别人比,不要盲目跟风,也不要羡慕别人。可能别人承担了你不愿承担的风险,也可能别人具备你不拥有的抗风险能力。最后还请记住,保命钱慎投,不是自己的钱慎投,短期急用的钱慎投。

 

投资有风险,这句话说一万遍不过为,要时刻牢记!


投资理财是件很长远的事,如果没有风险意识,哪怕现在侥幸躲过,未来还有千千万万的坑等着我们,早晚跌跟头!


当然,我们不可能消除风险,能做的只是控制风险,将风险减少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

 

大家共勉!


PS:局座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全力打造投资风控模型,事成之后,将免费帮大家测试。看一看你的投资策略究竟能得几分?敬请期待!


你还可以看:

他投的平台都会雷!

给草根投资的一封信:一百年很长,没必要只争朝夕!


起底消费返现:四线城市小超市老板的收割游戏!

有空壳公司借款的平台,你还投吗?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